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五十五章 臣认为当立十公子! (第1/2页)
章台宫。 随着百官竟皆到场。 宴会的氛围也渐渐热闹起来。 扶苏已到场。 只是令很多官员没想到的是,十公子嬴斯年也到了,不过想到这次晚宴的情况,也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对。 随着日落。 始皇嬴政到了殿内。 百官齐声恭迎。 嬴政目光平静的扫过在场诸官员,举杯道:“近日各郡县已接连上书,粮食相较去年有所增收,民之所安,朕心甚慰。” 百官竟皆举杯道:“全赖陛下圣明。” 嬴政饮了一杯,将酒樽放下,澹澹道:“这段时间,城中似有传闻传出,说大秦当确明正塑,对于此事,诸卿如何看?” 话音落下。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无人出声。 姚贾等人心中一动,虽早已预料到了,但听到陛下真的道出,依旧忍不住心中激动。 不过虽胸有千言万语,但在此时也不敢轻易开口。 全场静默。 嬴政微微蹙眉,他扫过全场。 澹然道: “诸卿对此就无看法?” “大秦储君之位空悬有些时日了,也该到了定下的时候,诸爱卿认为诸公子何人能担此重任?” 依旧无人吭声。 嬴政看向殿内百官,突然道: “冯去疾,你说说吧。” “你认为诸公子中何人比较合适?” 冯去疾颤巍的起身。 拱手道: “陛下,臣无精当见解,不敢妄言。” “冯去疾啊,你是怕朕听不得逆耳之言?可是?”嬴政澹澹的笑了,笑着道:“朕对你一向信任有加,也知道爱卿素有主见,只是一向深藏不露。”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那年你分明察知黑恶兼并,却不明白上书,而只暗中辅助扶苏成事,你赞同扶苏作为,却又从不公然申明。” “你对新政国事有自家见识,却从不与任何大臣谈及,甚至,就连跟你同为丞相的李斯,你也缄口不言。” “凡此等等,朕心中都清楚。” “你心中一直有隐忧,因为你是赵将冯亭之后,秦赵过往伐交,加上武安君当年之事,让你始终困于阴影之下,不敢轻易吐露想法,隐隐总以外臣自居,甘于自保,避身事外。” “然则。” “这些都已过去了。” “过往之事,朕又岂会在意?” “朕当初之所以任命你为丞相,就是看在你的公正秉性,今日储君之事,事关大秦未来数十年之安宁,冯去疾,此事重大,你可不能再有任何藏拙。” “实话实说即可。” 嬴政的语气很平缓,而且罕见的平和坦诚。 原本听到始皇道出当年田政之事自己有所参与,冯去疾心中就咯噔了一下,但后面听出始皇并无怪罪之意,这才暗松口气。 眼下始皇已说到如此地步,他若是再不开口,恐是再说不过去。 冯去疾深吸口气,依旧不失谨慎,恭敬的拱手做礼道:“陛下,老臣以赵人之身入秦,终生抱憾也!得幸陛下赏识,不以臣出身轻慢,反倒予以重任,臣实在感激涕零。” “多年来,臣躬于政事,只敢做分内之事,决然不敢涉猎政事之外之事,对大政也向来不置一喙。” “所以如此。” “一是老臣不通政道,二是老臣不善周旋,当年长公子提出新田政,臣的确有所意动,因为臣身为大秦丞相,是有所了解田地兼并之恶的,只是老臣愚笨,实在找不到解决之法,见长公子有如此卓越之见地,故也是暗暗赞许。” “只是臣实在胆小,并未在堂上言明。” “实在是汗颜。” “丞相府总揽大局,言必大事。” “而老臣自来流于琐碎实务,又不善沟通,不善斟酌,说话太过直白,故自甘闭门,实愧为陛下信任。” “陛下洞察至明,老臣深为铭感。” “今陛下让老臣议储君人选,老臣实在是诚惶诚恐,唯恐自己言语无忌,惹怒陛下,但陛下之令,臣不敢不从。” “老臣冒昧了。” 嬴政微微额首,神色不悲不喜。 澹澹道: “但说无妨。” “你也知道,朕向来不喜四平八稳洁身自保之人,只是朕知道你心中有担忧,故你在朕这一直是例外,也是唯一之例外也。” “今日,朕望爱卿以诚相见,明告于朕。” “你认为大秦当定下储君吗?” 冯去疾沉声道: “陛下如此待老臣,老臣就斗胆明说了。” “说!” 冯去疾道:“老臣认为,储君之位该定下了。” “大秦立国已有不少时日,储君之位却一直空悬,这对帝国对天下而言,其实都弊大于利,储君关乎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