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九章 六族同聚,源点暴增!【求月票!】 (第1/2页)
    ,随身带着一扇门    野人部落迁徙计划远比曹信想象的要容易。    在前面半年的频繁接触中,王族领地的富足已经深入人心——    陶罐。    铁器。    这是工具的革新。    盐巴。    红糖。    这是味蕾的革新。    此外,棉鞋棉衣棉被,布鞋麻衣凉席,方方面面,润物无声,潜移默化间,五族早就在‘衣’、‘食’、‘用’等领域,被全方位入侵。    特别是虎族。    里里外外,早已是曹信的形状。    这时曹信松口,派遣瓦疤等瓦族八勇士,以及各族的野人雇工回去进行迁徙工作,阻碍不大,丝毫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想法。    至于其他四族——    羽族。    砖族。    陶族。    船族。    更是轻易。    曹信勾勾手,四族立马就应下,欢天喜地,举族东进,陆续迁来领地。    归根究底,还是王族领地的生活太好。    五族野人被曹信雇佣,在领地务工,吃住都在领地。    十天半月。    三月五月。    长时间下来,早就习惯领地准时上工、准时吃饭的生活。    吃得好,睡得香。    等到轮换,回到领地,生活质量陡然从封建小农中上生活水准,跌回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    这种落差,谁遭受的住?    一个不满。    两个不忿。    三个怀念。    四个吹嘘。    虎族内部早就人心不稳。    人人都想去王族领地享福。    以往领地不收。    现在终于松口,虎族自是没有迟疑的,叽里呱啦弄懂之后,轰轰烈烈的举族迁徙就开始了。    一头头小毛驴组成队伍,瓦族八勇士为首,率领这半年从五族雇工中挑选、训练出来的的三十二名民兵乡勇,组成转运队伍。    八勇士荷枪实弹,兵甲齐备。    三十二名乡勇是一盘散沙,不成章法,但胜在人多势众。    这样。    来来回回。    压根没什么家当的五族野人,迁徙工作并不难。    前几个月,在领地的原河的北岸,一座座大院拔地而起,次第坐落。    每一座大院规格都一样,有二十间房屋,除去仓库、工具房、厨房、茅房外,余下十六间都可以住人。    曹信称这样的大院为‘房组’。    他设想的是,将来每一个房组,按着每间两人的标准,一座大院能住三十二名野人。这样,羽族等四族这样的小型部落,人口在百人左右,三到四座大院就可以安置下来,也就是内部划分成三到四个‘房组’。    >        而虎族这样的,就要分成十个左右。    后面。    每四到五个房组相距较近,可以形成一个‘房群’。    然后四到五个房群,可以形成一个‘村落’。    房组。    房群。    村落。    形成三级结构。    一个村落的总人口,约八百到一千人左右。    这样可以形成有效治理,并且,第一批的五族野人,在原先的预估中,总人口大约就在八百一千,刚好可以搭建一个村落。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    曹信被‘源点’、‘符箓’催动,利欲熏心,加速了这一过程,使得‘房组大院’的建设还没彻底完成。    在六月份时,北岸仅有七座大院,只能构建七个房组,容纳二百二十四人。    这远远不够。    “羽族:135人。”    “砖族:126人。”    “陶族:85人。”    “船族:152人。”    仅这四族,总人数就已经达到498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