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九章 皇帝陛下是个小心眼! (第2/2页)
的一幕震撼得目瞪口呆。 “这就是你说的那什么高炉?” 二虎也没来过这边,他都是听锦衣卫的手下汇报的。因此,乍一看到此地竟然搞出如此大的动静,也感觉非常震撼。 “应该是吧!” “卑职去找个人问问!” 二虎说完这话,随便叫过来一个人,让其将此地的管事找来。 不多时,一个锦衣卫小旗颠颠的跑了过来。见到找他的人是虎祖宗,赶忙跪下磕头。 “小的赵木,拜见虎爷!” “你给咱介绍下这些炉子都是干嘛的!” “另外,对待那位老人恭敬点,他问什么你就答什么!” 赵木看了眼老朱,心里暗暗吃了一惊,心道这人该不会就是陛下吧? “敢问虎爷,这位可是当今……” “哼!” “不该问的别问!” “小的明白!” 赵木赶忙从地上爬起来,给几人介绍此地高炉的妙用。 老朱看到此地管事竟然是锦衣卫的人,不由阴仄仄地开口。 “此地的管事都是锦衣卫?” 赵木闻言看了看二虎,见二虎朝着他点头,他这才硬着头皮答道。 “回禀这位贵人,三皇孙说此乃紧要之地,只有交给天子亲军看管才能放心!” 老朱听到这话,冷哼一声道。 “算那逆孙还有几分恭敬之心!” 赵木听到这话,心说这可不是我问的,是这老头自己说的! “卑职锦衣卫小旗赵木,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老朱见周围的工匠看过来,赶紧挥了挥袖子道。 “起来回话!” “诺!” “不知陛下想看什么?” 老朱指了指边上的炉子道。 “先跟咱说说这个吧,这东西真的能一次炼几千斤铁?” 赵木闻言解释道。 “没传闻的那么夸张,只是一次能装几千斤铁矿,每次炼出来的铁还不到一千斤!” “嘶……” 老朱闻言暗暗咋舌,这厮好大的口气啊,一次出铁千斤竟然还嫌少? 要知道寻常作坊,一次装料最多几百斤,能出个百十斤铁,已经称得上是大作坊了。 这里光是炉子就有上百座,就算每个炉子一天只用一次,一天的出铁量也在十万斤了。 一年下来就是三千万斤,比全大明的作坊加一起产量还高! “给咱说说此物的道理,凭啥一次能熔炼如此多的铁料!” “回禀陛下,不是卑职藏私,只是卑职对此物也不甚了解。” “卑职平时只管人,不管事……” 老朱听到赵木这样说,倒是没有半点生气的想法,还觉得此人颇为实诚,是个难得的憨厚之人。 “那就叫个能说明白的人过来!” “这个……” 赵木闻言脸上立马露出为难之色,虽说此地工匠甚多,但能说明白高炉炼铁道理的人还真没几个。很多时候,他们也是按照三皇孙定下的规矩干活,不比自己这个棒槌知道得多。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士子服饰的青年,手里拎着一个记事簿,从几人面前走过。 赵木见状赶忙招呼道。 “孙秀才,你赶紧过来一趟!” 孙继祖闻言转过头,见叫他的是此地的管事赵小旗,这才不情不愿地走过来。 “赵小旗,我还要去盘点铁料库存呢,可没时间跟你在这儿闲聊。你要是有什么话快点说,别耽误我干活。” “孙秀才,这位贵人想知道高炉是如何运作的,咱是一介武夫,哪里明白此间的道道,只能劳烦你介绍一番了。” “哦,原来是此等小事呀!” 孙继祖领着几人来到一座废弃的高炉前,领着几人从底部开的门走进去。 “这里是堆放木料焦炭的地方,这里是堆放石灰石的地方,最上边是堆放料斗,专门盛放铁矿石的。” “此法炼钢乃是经由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强大压力差,将木料煤炭等物,转化为轻浮之气,轻浮之气燃烧之时能释放出更大的火焰,从而由这种火焰将顶部的铁矿熔炼成铁水,再经由这边的出料口排出……” “贵人若是想彷制,我明钢商会愿意奉送建造图纸,并且派遣经验丰富的匠人上门指导。” 朱元章听到孙继祖的讲解,只觉得自己听了个寂寞。然而,当他听到最后一句话时,脸上顿时露出不解之色。 他分明记得锦衣卫小旗刚刚还说此地重要,因此派锦衣卫看管。怎么到了孙秀才这里,此地的秘密竟然可以随便说,甚至还能免费提供图纸? “这位秀才,你就这样将高炉的秘密全盘说出,就不怕三皇孙责罚?” 孙秀才闻言怔怔地看向老朱,不解地问道。 “责罚什么?” “这就是三皇孙的意思呀,三皇孙从未有敝帚自珍的想法呀!” “高炉虽妙,但在三皇孙看来,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三皇孙之所以让锦衣卫看管此地,并不是防止别人偷窥。而是借着锦衣卫的天子亲军之名,向皇帝陛下表明心迹,证明自己所做之事光明正大,没有任何刻意隐瞒之举!” 老朱听到这话整个人都懵了,感觉自己好像不认识那逆孙一般。 “三皇孙有此等好心?” 孙继祖闻言赶忙解释道。 “倒也不是好心。” “三皇孙说了,皇帝陛下是个小心眼,就算瞒得了陛下一时,也瞒不住陛下一世……” “三皇孙还说……” 朱棡见这狗秀才说起来没完了,抬起脚就踹了过去。 “你可闭嘴吧!”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