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八章 太孙很忙! (第2/2页)
,直接怼了回去。 “如果严禁贪功,那他们就只按照规定做事,一点都不知道变通,还是会发生害民之举。” “就算他们不害民,也会害殿下,将供销社办成赔钱的无底洞。” “皇太孙只是说不指望供销社盈利,但也不希望这东西赔钱吧?” 朱允熥赶忙接过话茬道。 “对对!” “杨师傅说得非常对,孤只是不指望挣钱,但可没想当那个冤大头。” “要是真给了他们太高权限,他们敢站在大街上给百姓发粮食、发香皂,而且不要都不行。” “如果他们把东西发下去,让老百姓得到实惠也行。就怕他们发了十块香皂,转过头就跟我报一千块香皂的账。” “到时候东西都发下去了,孤想去查证都没办法!” “所以,还得防备着底下人这般糟蹋孤,拿孤当冤大头……” “对了,你们不是都有学生么,把他们都叫过来吧。” “以后秦师傅负责抓生产,杨师傅负责抓销售,高师傅负责监管、查账之类的。” “我再从锦衣卫调几百个力士过来,协助高师傅监察各地的执行情况。” “然后给各地发文,让各地都给孤警醒起来。” “孤虽然不愿意杀人,但把孤惹急了,孤就把他送给皇爷爷,让皇爷爷替孤杀!”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安装最新版。】 本来大家一脸严肃地开会,朱允熥突然甩出这么一句,直接把会议桌上的几个人笑喷了。就是一直坐在边上看热闹的孔讷,见到皇太孙如此利用老皇帝,也不由笑出声。 好在他混迹朝堂多年,早就养成了脸笑rou不笑的特殊技能,这才强行板着脸,没让自己太出丑。 相对来说,高明等人就不加任何掩饰,笑得那叫一个肆无忌惮。 “皇太孙慎言……哈哈……” “免得隔墙有耳,被陛下知道,又该责罚你了……” 朱允熥无所谓地摆摆手道。 “没事!” “这只是皇爷爷的一百个正确用法之一,就算皇爷爷知道也不会生气……” “孤以后就把这些事交给你们了,若是再出现江浦县的这种情况,孤唯你们是问!” 三人见朱允熥这样说,赶忙起身躬身行礼。 “诺!” “请殿下放心,微臣等定不负殿下所托。” 朱允熥朝着几人摆摆手,就背着手出了文华殿。三人见状也见怪不怪了,送走皇太孙后就各自忙活去了,只有孔讷一脸不解,心里疯狂地呐喊。 这就完了? 一刻钟都没到,这就开完会了? “小杨呀!” 孔讷见杨新炉左顾右盼,没好气地道。 “别瞅了!” “老夫就是叫你呢!” “我?” 杨新炉心想,我都多大年纪了,你竟然管我叫小杨? 可当他看到孔讷的白头发和白胡子,也只好硬着头皮当了一回小杨。 “唉!” “衍圣公有何吩咐!” 杨新炉故意不称呼孔讷为“太傅”,就是想提醒对方,自己才是受过皇太孙拜师礼的正牌师傅。 然而,孔讷就跟没听出杨新炉的小心思似的,依然笑呵呵的问道。 “小杨呀,皇太孙往日也这样吗?” “怎样?” “就是开会只开一刻钟?” “不是!” 孔讷听到这话,脸上登时露出微笑道。 “我就说嘛,文华殿这么多事,皇太孙怎么可能只开这么短的会,一定是因为老夫的缘故,这才提前散场了吧!” 杨新炉听到孔讷这番自我感觉良好的话,当场就笑喷了。 “更不是……” “今天还算时间长的了,平时就是几句话就完事了!” “啊?” 孔讷满脸的不可思议,这要是放在老皇帝那儿,光是供销社的事,就够扯一个时辰了。 然而,到了皇太孙这里,处置的速度竟然比皇帝陛下还快? “那你们平时都是怎么做事的?” “平时是我们三个帮皇太孙批阅奏折,并写下处理意见。皇太孙翻阅的时候,觉得我们处理得没问题就直接写个准字。如果觉得我们的意见不妥,就划掉重写,我们照着执行。” “还有呢?” “还有就是随时有事,随时商量,没有固定时间开会。” “那皇太孙天天岂不是什么都不做?” 杨新炉一听这话当场炸毛。 “谁说皇太孙天天什么都不做了?” “皇太孙可忙了,每天忙得连睡觉时间都没有!” “忙?” 孔讷听到这话,脑门上顿时升起一个大大的疑问号。 另外一边,老朱也有同样的困惑。 老朱在跟临安公主哭了一会儿,就在临安的搀扶下去了偏殿用膳。 其实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人跟什么人吃,又是什么人做的菜。 只要是临安公主做的菜,老朱都喜欢吃。 这不仅是因为临安公主所做的菜,包含着女儿对父亲的孝心,更因为临安公主的手艺,传承自马皇后。 老朱喜滋滋地吃了几口,突然想到大功臣没在,赶忙命人去找大孙。 却不料太监回来禀报,说他大孙出宫了。 老朱一听这话登时不喜,忍不住跟女儿抱怨道。 “你这个大侄子,也不知天天都忙些啥,是一刻都不愿意在宫里待。” “原来嫌太子府陈旧,现在眼看着都翻新完了,还不愿意留在宫里!” 临安公主可是刚吃了大侄子一波利好的,她夫君和两个儿子的差事,都被朱允熥安排得明明白白。现在听到父亲跟自己抱怨,赶忙替大侄子辩解几句。 “父皇,您这就过于苛责了。” “咱家允熥孝敬懂礼、聪明干练,那可是上天赐给咱们朱家的宝贝!” 老朱闻言笑呵呵补了一句。 “对你这个姑姑还恭敬,还知道照顾亲戚,给他大姑父谋官职……” 临安公主见父皇这样说,脸上登时有点发烧。 她虽然快人快语,但面皮可不厚。 “父皇!” “李祺本来就有政才,您当年对他也是颇为倚重的,总不能因为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让他赋闲在家一辈子吧?”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