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第0021章 你是在为难我文抄公! (第2/2页)
对他这个文抄公……    正常的古代谁会有修行感悟?    只能近似以读书感悟代替了。    除此之外,还得表面写登山,限于七律,限一炷香时间。    他最先想到一首近似题材的,是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不错,挺有感悟的,可惜不是七律。    第二首想到的,是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山,七律,写于安史之乱后,陈颜俊的原主在这个世界没听过这首诗。    可惜,写的不是修行活读书感悟。    思来想去,也没想到合适的。    这下,可真为难他这个文抄公集大成者了!    好在,他好歹是中文系学生。    实在不行,就按照养气第三境的感悟,原创写一首二流七律凑合用。    名字他都想好了:《登五指山》。    大致想了几句,不忍卒读……    看来,不管是原主,还是陈颜俊自己,诗才都很一般。    诗歌,说到底是门艺术,不是随便读个四年中文系就能熟练掌握的。    陈颜俊苦思冥想前世名作,也没找到合适的登山、感悟类七律。    他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为什么前世那些网络小说里的文抄公,总是抄诗抄的无比丝滑,完美融入剧情呢?    他忽然明白了。    原来,是作者先选好诗,然后照着诗设计契合的剧情。    可真实情况下的文抄公,遇到的可是命题作文,限制极多……    没有作者的大力支持,文抄公没那么好当!    还好,之前的比武已经赢了,否则现在这情况,真有点慌。    陈颜俊抬头看了眼公主……身边的那柄宝剑,有点想要。    而且张老夫人刚才的嘴脸,也实在太可恨了,什么诗文总不能偷袭。    陈颜俊苦思冥想,抬头一看,一炷香已经烧去了八成。    崔有容和小玥,以及公主身旁的杜秋濯,无一不是紧张的手心冒汗。    很奇怪的感觉。    明明陈颜俊已经赢下了武略,但大家还是不想看到他在诗文方面输。    可见唐朝人对诗文的重视,只有诗才惊艳,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俊才!    与此同时,八仙桌对面的张公子似乎已经闭卷写完了。    见陈颜俊还在苦思冥想,他极小声的道了句:    “不必勉强,凡人而已,随便写点山水花柳也不算丢人。”    陈颜俊蓦的一怔。    山水花柳……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七律!    感悟!    作者陆游,宋朝人!    完美。    “多谢!”    陈颜俊小声道了句谢,随即埋头,奋笔疾书。    不消百息时间后,便以行书写好了四行诗句——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剑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    不过,为了契合时代,他把最后一句里的“拄杖”改成了“拄剑”。    诗里的主人公瞬间变的年轻了,诗也褪去村味,变得的飘逸至极。    意为登山寻找传说中的剑客隐士,路上遇到各种古朴的凡人生活……    虽然有些强行解释,但眼下陈颜俊也抄不到更好的,只能凑合用。    何况,融入凡人生活确实是一种修行!    比如,修真小说《仙逆》里的化凡,就是这么写的。    比如,陈颜俊和韩平前辈都达到了养气术第三境,能在凡人日常生活中修行。    别人看不懂,那是境界没到,不怪他!    稳了。    稳极!    ……    檀香燃尽。    到时间了。    一位崔家的小厮走过来,将二人诗作重新誊抄一遍,递给刘舍人。    刘居正放下茶盏,先拿起其中一篇诗章。    小厮的字,着实有些难看……    刘居正故作不悦,根本就没打算细看,一边认字,一边开始读诗。    “第一首,《雪夜登白麓山》”    “咳咳,刘某多说一句,白麓山是的外城儒学圣景,很多人都去过,不能因此判断这首诗是张公子所作……这些年凡人也能上去的。”    “我先通读一遍,诸位且听听。”    “    雪落清潭覆鱼暖,云吞苍木惊雀寒。    风垂细语长夜静,影惑明灯远烛阑。    晨谷描白入画浅,霞光泼墨空浮烟。    孤鸿飞倦无落处,霜鬓满山不知还。    ”    陈颜俊皱眉,越听越不对劲。    这诗……不差啊!    真是眼前的张公子作的吗?    他很怀疑。    同时又觉得羞愧:文抄公总会觉得别人作的好诗,也一定是抄的……    ————    诗瞎写的,轻喷。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