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王建国 (第1/1页)
    送走了有些吵闹的大佬们,王晨也终于可以把精力集中在机器人这头。    之前那台小家伙已经在这段时间成功复制出了五个自己。    一共六台机器人,除去两台继续复制自身以外,剩下的四台则是已经在实验室二楼开始准备类人型机器人的研制。    按照王晨的设计思路,二狗子设计出来的类人型机器人整体看着和人没啥区别。    不过由于王晨接受不了机械脑袋,所以把头给改成了一个长方体的物件。    说是什么看着有些膈应,总感觉那玩意随时都会失控。    而在选材上,除了外壳大量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外,内部也会用到大量的石墨烯技术。    比如首次出现的“石墨烯高传导线缆”以及用于结构部位的“石墨烯柔性胶体”。    一个是用于机器人内部的线路,另一个是用在结构部位方便机器人模拟人体的各种动作。    这也算是石墨烯的另一个牛逼的地方。    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有人提出,石墨烯能用在生物方面的可能性。    由于具有柔韧性、生物相容性和导电性等特性,石墨烯在体内比钨或硅等玩意要稳定得多。    比如石墨烯氧化物对于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就十分有效,而且不会伤害到人体细胞。    当然现在王晨可没有进军生物一侧的想法,对于这方面的应用也只局限于机器人方面。    靠着其自身的柔韧性来提高机器人关节部位的灵活程度。    这不,王晨的桌子上就已经摆着两个新鲜的物件。    一个是带着神秘纹路的黑色材料,另一个则是半透明软乎乎的胶状物体。    这些都是二狗子控制机器人通过楼上的设备给加工出来的。    黑色的自然就是碳纤维复核材料了。    这玩意其实也不算是什么太过高端的技术。    很多超跑才吹嘘的时候不就是打着全套碳纤维的噱头?    只是由于价格有些昂贵,在适用范围上还比较受限。    而王晨这边为了降低成本所采用的也不是传统的碳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而是一种方便可回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直接采用热塑性树脂基替代热固性树脂基,这种热塑性树脂基体与热固性树脂基体不同,具有可回收和二次利用的基本条件。    在成本上对比传统的也能下降百分之四十左右。    本来王晨有考虑过直接使用钢结构的,但后来琢磨了半天还是算了。    虽然钢结构很便宜,但各方面对比碳纤维来说还是太拉胯了一些。    就拿自家这碳纤维来说吧,其强度是传统钢材的六倍,重量还只有不到其五分之一。    拥有极好的耐热性能够忍受两千度以上的高温,同时还拥有出色的抗热冲击性。    低热膨胀系数也很小不容易变形,抗腐蚀与辐射性也比钢材要好。    最重要的是还具备一定的拉伸能力,这对于一款以灵活为主的机器人来说太重要了。    就好比人的肌rou,要是太硬活动起来就会很不方便。    王晨让二狗子做过一个对比。    同样规格下的机器人,两种不同材料下的差距几乎拉到了百分之八十。    这对于一向追求高端完美的王晨来说肯定是不能忍的。    贵就贵点吧,反正自家有钱,而且机器人这东西贵点也有贵点的好处。    两种材料目前都已经过了王晨的法眼,楼顶上甚至一条机器人的大腿都已经快要完成内部结构了。    目前正在二狗子的控制下不停的做着各种动作,以测试其柔韧性以及耐磨损能力。    这过程王晨并没有插手,反正有图纸在机器人们也不会出错。    自己现在要好好琢磨的还是狗大户那边的订单。    这头,迪士尼的大白版权已经拿到了。    王晨自己的意思是把家居机器人的设计套用在大白身上。    那个造型真的挺憨态可掬的,很适合用于家用机器人的宣传。    毕竟家里要有小孩什么的,对于这种造型的玩具基本都没什么抵抗力。    而且大白的那个设计思路也挺不错。    软绵绵的,试问谁又能拒绝一个萌物的熊抱?    晚上让小孩抱着睡都能值回票价。    不过王晨的想法肯定不会只局限于给人诊断身体,那也太浪费人工智能了。    从家务,到厨艺,甚至是养生,修草栽花等等都可以填入进去。    这样就可以兼顾狗大户的导游以及酒店服务要求。    至于巡警的话.....王晨是打算就着自家这类人型机器人改改。    搞风sao一些搭配点非致命性武器就行了。    反正狗大户那边还算稳定,最大的硬性要求还是逼格。    要让人一眼就看出这东西很贵,很高端,很帅。    嗯,先从大白开始吧,设计这块只能是自己来,等思路对了后再交给二狗子来修改。    抽出画笔,王晨想了想也是打开PS准备折腾折腾。    趁着年末还有点时间,尽可能把手上的事情往前推一推。    狗大户的钱还是要赶紧赚的,这种客户可不多,必须要伺候好了。    ---------------------------------    就在王晨开始给狗大户设计机器人时,另一边,帝都某地下研究室。    一群人正在紧张的忙碌着。    随着第一阶段的培训结束后,上头的命令也是下了过来。    要求他们在最快时间能吃透王晨的技术,然后搞出自家能够完全掌控的智能程序。    这个基地就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研究人工智能的试验点。    在周围也已经接入了一台超算中心,其算力完全能够支撑人工智能的激活。    目前,以那六位大佬为核心的开发小组已经开始构建最底层的框架。    这个框架结构是从二狗子那里拷贝过来的。    属于是最原始的系统。    在没有完全吃透这项技术之前,摸着王晨过河肯定是最稳妥的选择。    这不为了安全考虑,整个基地都已经全部处于断网状态,就算人工智能出现问题也不用担心会对外部网络造成破坏。    甚至连人工智能的名字他们都想好了,就叫“王建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