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第六十七章 菩萨的眷顾,命格大行! (第2/2页)
询问缘由,老娘直言,这是老爹年轻时收拾一个jianianyin掳掠的花和尚,从对方的手中夺得了这本据说是佛门至高典籍的功法。 这也是余闲每晚入睡前的必备读物,靠着这本武学经典,余闲每次一分钟不到就能轻松入眠。 而这次,靠着【大行】命格的加持,余闲坚持看了半个时辰才酣然睡去…… …… 当余闲沉浸于梦乡的时候。 皇帝却是夜不能寐、难以入寝。 他手捧着一张宣纸,默默看着上面的短短诗词。 时而全神贯注,又时而神情恍惚。 忽然,他伸出手指,由上往下的摩挲着纸张,当指尖落到最下行的时候,用哽噎的嗓音喃喃道:“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一笑中。” 读完,他的指头微微颤抖了一下,眼角拧动出了细纹,动容的神情,弥漫着几分感怀触动。 似乎为了转移情绪、平复心境,他强迫眼神从宣纸上离开,望向躬身在旁的太子:“这真是那余闲吟给……他们听的?” “回父皇,千真万确。” “……” 皇帝的眉宇间忽然冒出一缕凶意,像是要发怒。 太子赶忙说情:“当时情况危急,镇安侯他们的亡灵凝结在一起,煞气冲天,连威远侯都几乎招架不住,万般无奈,余闲只好以急智想出此诗词,来劝慰化解亡灵之怨气。” 他知道皇帝很敏感,担心皇帝觉得余闲在歌颂这些受诛的勋贵公侯,甚至是想替他们平反。 正提心吊胆之际,没想到,皇帝的怒色转瞬即逝,他动了动嘴角,最终无力的垂下了眼帘。 他好像没脾气去发火了。 然后,他轻轻冷笑了一下,“这个如海,着实将了朕一军啊!” 见状,太子悄然松了口气。 如果皇帝“迁怒”如海和尚,那基本不会出事了。 同时,他也暗暗惊叹于这位白衣太宰的心机谋略。 装糊涂收裴琦为徒,是如海这盘大棋局的第一子。 利用裴琦引出潜藏在圣京的虎狼豹,是第二子。 再通过裴琦完成佛门四品的因缘修行,又是第三子。 而他最妙的落子,却是放任裴琦用诡术收集镇安侯他们的亡灵! 直到今夜,他以身饲虎,诱使裴琦放出勋贵亡灵们,终于亮出了他这盘棋的真意。 他希望通过这些勋贵亡灵们的控诉,能触动皇帝的心思,让他收回屠刀,悬崖勒马。 唯一超出计划的变数,大约就是余闲那段惊天动地、醍醐灌顶的诗词! 寥寥几段诗词,虽不太工整,但效果来说,却比得上至高无上的佛法超度。 而且,更能引发皇帝的同理心! 毕竟,天元皇帝是率着这帮出生入死的勋贵们实现了宏图霸业的。 诗词里,描述的磅礴大气,深远意境,以及淡泊含蕴,最是能打动他们这些戎马一生的豪杰! 接着,皇帝又细细审读了一遍这首诗词,腮帮动了动,忽然往桌案上一丢,臭着脸色道:“牵强附会,有缺工整,这小子自以为有点才气,就敢胡乱作诗,也不怕贻笑大方。” 太子连忙道:“待明日这孩子来文华殿,儿臣定当好好训斥。” “不仅要训斥,还得让杨吉严厉督促他用功学习!” “谨遵父皇旨意!” 太子弯腰俯视地面的那张肥脸上,脸颊rou渐渐松弛了下来。 “还有,今夜之事,绝不能外传,在场每个人都须牢记,否则严惩不贷!” 撂下这句话,皇帝甩了甩手掌。 等到太子退出去后,皇帝往椅背上靠了一下,长长舒了一口气。 蓦然间,无尽的疲惫涌上心头。 他突然觉得累了。 因为那首诗词而衍生的苍凉孤独,更加重了这种颓然感觉。 “究竟是你们负了朕,还是朕负了你们……” 这个念头在皇帝的思绪间一闪而过,立刻就被皇帝压制住了。 他摇摇头,又拿起宣纸看了一会,然后拿到了火烛边上。 但迟疑半晌,他又收回来,走到书架子前,将宣纸折叠起来,塞在了一本书籍之中,然后离开了勤政殿。 这一夜,这位大景的开国帝王,走在深宫长道,徐徐夜风吹动着黄袍,以及他已经花白大半的须发。 常伴左右的太监发现,一向步履矫健的皇帝,这次走得慢了许多,并不时欣赏着苍茫寂寥的夜色。 “月半将满,中秋快到了呀。” 皇帝轻吟道,他回想到了什么,忽然若有所觉,扭过头,望着来时的路。 恍惚间,他好像看见了一群意气风发的将领们,在勾肩搭背,在欢呼雀跃,在嬉笑打闹,在用清澈又炽烈的眼神看着自己。 “大帅,等打下这江山后你打算封俺个啥?” “你这么能吃,封你做个灶王。” “那我呢,可说好了,不封王我可不干。” “都封都封,一个都不落下,只要有我在,你们世世代代都有rou吃有酒喝。” “我要求比他们低,赐我一堆美人就行。” “你个憨货,这辈子迟早栽在女人裙子底下。”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