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171【家丑外扬】 (第2/2页)
么大的作为,无论是在石河子村还是在王家,也没有多么大的威信。 可是如今,自己的儿子如果能够在整个王家,或者说是在整个石河子村有很大的话语权,有很大的威信,那他也会非常骄傲的。 这甚至比他自己有威信还要自豪。 “你快别说话了,以我的意思,满银就不该去,别人家的事,少掺和,他二爸是什么人,这么多年,你心里不清楚吗?” 反倒是母亲这个时候狠狠地瞪了一眼父亲。 她显然持着和父亲完全相反的态度,不愿意王满银别去掺合别人家的事。 母亲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会持着和父亲完全相反的态度? 王满银大概能明白其中缘由。 因为父亲这半辈子总喜欢管别人家的闲事,而大多数情况下,最终只会落得一个出力不讨好的结果。 所以,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和王青国一样。 她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自己把自己家的光景过好就行了,别人家怎么样和他们无关,也轮不到他们管。 “头发长,见识短,以前我说话在王家没有威信,那是因为咱们家没有钱,但是现在不同了,咱们家现在是整个石河子村最有钱的人家,不管是我说出去的话,还是满银说出去的话,很多人都会当一回事,鉴于这种情况,你还怕什么…” 和往常一样的节奏。 父亲和母亲你一句我一句的又拌起了嘴,黄满银对此倒是司空见惯了,直接放下碗筷离开。 二爸家,他决定会去,但心里也有着自己的盘算。 吃过晚饭。 王满银一路溜达,很快就来到了二爸家。 相对来说在整个王家当中。 父亲他们老弟兄几个,现如今除了王满银他们家之外,整体来看,光景过得最好的就是二爸家。 早在去年五一前后,二爸家就盖了房子,虽然一共只有四间房,和王满银他们家前段时间盖的十间房相比,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可是在当下的石河子村,有能力放弃几代人居住下来的窑洞,从而去花钱盖房,这本身就是家庭实力的象征。 二爸老两口住在最中间的那间房,当王满银推开门准备走进去的时候,正好碰到二妈。 看这架势,他们应该是刚吃完饭。 “满银哥,你来了” 二爸家的小儿子,也就是王满银的堂弟王伟宏在看到他的时候,也是赶紧笑着打起了招呼。 这小子今年上初二,听说学习还不错,将来应该能够考上一所大学。 对于二爸这个家庭来说,四个儿女能出一个大学生,也算是非常不容易了。 “满银来了,赶紧过来坐。” 二爸也是起身给他倒了一杯水,很是当回事。 还是那句话,对于如今的王满银,他们谁也不敢怠慢,毕竟实力摆在那里。 “哎,家丑不外扬,你二爸我实在也是没办法了,土地赔偿款一共是68000块钱。本来这笔钱我是没打算动用的,等将来伟宏上了大学交学费,以及再过几年谈了对象,要结婚的时候再拿出来,可是你那两个哥哥和嫂子死活不同意,非要现在就分了这笔钱,他们认为这笔钱应该也有他们一份。” 二爸倒是够直接,王满银坐下来没多长时间,他就开始讲述其中的缘由。 “你二爸我也不是心狠,并不是只想着把钱放在银行,不管儿女的死活,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决定,你也知道,我和你二妈年纪越来越大,想要继续靠庄稼地里那点粮食去挣钱确实越来越不容易了。” 二爸说到这里,直接掉下了眼泪。 他也是一个很好面子的人,要不然前段时间也不可能听父亲的话,去竞选什么村主任。 可是,一个要面子的人,现如今也只能将自己家里的丑事说给王满银听,这就可见他内心深处的委屈到底有多么大。 他觉得自己这一辈子非常不容易,一共养育了四个儿女。 能给大儿子和儿子把婆姨娶来,他这个当父亲的责任已经算是完成的非常不错了。 可即使如此,两个儿子好像也不领他的情,好像也不念着他的好。 反而是希望把自己掏空。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去仔细想这些事,他都会忍不住流下眼泪,自己这一辈子到底活了一个啥,还没有老的不能动,儿女都不认他了,那以后又该怎么办? “所以二爸,你把我叫来的意思是?” 王满银问了一句。 根据前世的记忆。 二爸和二妈两口子晚年的生活确实很不容易。 一辈子养育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可到最后,真正能够指望上的却一个都没有。 包括小儿子王伟宏。 小儿子王伟宏确实考上了大学。 可是这小子自从大学毕业以后,就留在了省城,一年四季不见得能回来一次。 结婚的时候更是进一步掏空了二爸两口子。 “我想让你给你那两个哥哥说说,这笔钱他们就不要惦记了,我留着有用,确实有用,特别是给你那两个嫂子说一下。” 二爸擦了擦眼角的泪珠。 他知道两个儿子现在死咬着那笔钱不放,这背后一定是两个儿媳妇在纠缠。 正常情况下,两个儿子就算心里不高兴,也不会如此态度强硬的直接问他们老两口要钱。 “一毛钱不给分,这恐怕有点难办,二爸,要不你和我二妈商量一下,直接把那6万多块钱分成三份,三个儿子一人一份。” 王满银稍微思索了一下。 如果他没有前世记忆,如果他不知道王伟宏将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那或许会和二爸保持一样的态度,会想办法去给三哥他们说说,让二爸把这6万多块钱都存下来,等将来有用的时候再拿出来。 可问题是他知道,王伟宏以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小子将来大学毕业以后直接待在省城,一年四季都不见得能回来一次,更别说是孝顺二爸两口子了。 为这样的人留钱,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值得的。 “这……” 二爸有些犹豫了。 还是那句话,他不是舍不得,而是没法将这笔钱拿出来。 正常情况下,这笔钱确实应该分成三份,每个儿子给一份。 可大儿子和二儿子已经结婚了,小儿子还没有结婚,他只能先考虑小儿子。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