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第十一章 杀人诛心,发财为上 (第1/2页)
熟睡之中,李同被外面吵吵嚷嚷的声音的唤醒,出去一问,原来是太玄宫走水。 “什么?” “太玄宫走水?” “是的,陛下,火势很大,快往内宫这边蔓延过来了。” 李同立即问道:“国师怎么样了?” “奴婢不知啊。” “那还不快带朕过去!” 李同一脚踢在那名回话的小太监屁股来。他忙不迭的爬起来带路。 “等等!”李同回头,目光扫遍寝宫问道:“皇后呢?” 小太监也茫然道:“奴婢不知。” 李同一时头疼,愤怒道:“那还不去找!” “那带路……” “蠢货!朕自己去,你快去将皇后找出来!” 李同召集侍卫,来到太玄宫外,炙热之气扑面而来。数十架水车正在拼命的救火,却也是杯水车薪。他质问看守的侍卫:“怎么会走水?国师有没有事?” 侍卫道:“今夜子时左右,太玄宫内突然传出一声巨响,大火便熊熊而起。国师还在里面。” 火光映在李同阴晴不定的脸上,攥紧的拳头,掩饰着他内心的愤怒,刚刚遇完刺,太玄宫就着火了。这也太巧合了! 一夜救火,徒劳无功。整个太玄宫被烧的一干二净。李同亲眼目睹侍卫从木炭里刨出一具烧得弓成虾米形状的焦尸,根据身形和遗落的配饰判定,正是国师本人。但李同打死也不会相信,一个神话般的人物会被一场火灾夺去性命? “太玄宫一共有几人?”李同问道。 “启禀陛下,共有国师与道童成业两人。”负责搜寻的侍卫统领道。 “那为何只有一具尸体?” “可,可能烧成灰了吧。” 李同斜眼冷视那人几秒,气极反笑:“呵,好,朕倒要看看将你烧一晚能不能烧成灰。” “陛下饶命,臣确实不知那道童去哪儿了。” 李同挥袖而去,道:“那还不快去搜!那道童定是欺师灭祖的纵火之人!发布通缉文书,追查此人。” “是。”答完这一声,那统领瘫软在地。 李同之所以急于将此事定性,就怕流言四起,搅乱民心。国师虽很少外出见人,毕竟也是朝野皆知的一种象征,若就此死于非命,怕不是有人会借此大作文章。 回到寝宫,李同就见到肖婉正在梳妆,问道:“爱妃昨夜去哪儿了?” 肖婉直接道:“臣妾去查探谁人行刺陛下,后来发现太玄宫起火就去围观了。”、 “可有结论?” “非国师所为。” “怎讲?” “昨日之火不是凡火,是炼丹所用的六丁神火。臣妾到时,国师早已坐化,所以不可能是他所为。” “那个道童呢?” “臣妾未见其人。” “既然如此,那就只剩下张秋璃了。” “不是她。” “如此肯定?” “臣妾昨夜也见过张秋璃,她还是一身仙道功法,不似人魔。” 李同陷入沉思,难道还有其他人?这件事处处透着诡异。国师既然早已去世?他那道童呢? 肖婉将头发挽起,站起身来,带有讽刺的意味说道:“陛下对臣妾这回答可还满意?” 为了缓和气氛,李同走近她身边,调笑道:“不愧是朕的皇后。” 肖婉没有羞涩,也没有气恼,只是重重的叹了口气,将头埋入他的怀里,抬起来,神情复杂的看着李同,道:“臣妾没有欺骗陛下。陛下以后也不能再冤枉臣妾。” 李同道:“皇后若是真心对朕,朕必不会辜负皇后。” 肖婉却道:“陛下不要叫我皇后,这是那个人的。你叫我婉儿吧。” “婉儿?” “嗯。” “哪个碗?吃饭的?”李同装傻问道。 “陛下!是婉约的婉。” 这边郎情妾意,一片欢乐。端景宫中,张秋璃落寞的坐在床沿,身边是收拾好的包裹。她要走了。因为她发现夫妻多年,自己根本不了解李轻书。她害怕真的等到那一张圣旨到时,自己还能不能泰然处之。 有个心里的声音告诉她:走吧,趁着彼此还保留着那一分颜面。 原来以为他是被妖妃迷惑,现在看来,他是真的厌倦自己了。否则也不会隐瞒他身负修为的事实,虽然不知道他怎么修炼成功的。从肖婉口中得知一切,她彻底失望了。 罢了,若能就此断情,也落得自在。 张秋璃推开房门,运转刚刚恢复不久的法力,朝一封折成纸鹤的书信吹了口气,翩翩飞起。 从昨夜开始,这皇宫再也不是的禁地,所以对于术法的限制也小了许多。 “保重……” 李同正在与肖婉用膳,忽然从窗外飞进一只纸鹤,落到碗边。 肖婉只拿眼睛瞟了一下:“那位皇后给你的飞鹤传信。” 李同笑了笑,大大方方的打开看了起来,只有几行字:“龙魂已没,皇气将尽,妖魔必定会来残害陛下。若陛下真获得修炼之能,勿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