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第176章 真香定律 (第1/2页)
吃完饭回家,第二天一早,颜良干完了活想休息一下,钱玉珍这边拿了几个塑料袋子过来了,进了山洞里打开了腌菜的缸子就是一阵猛掏,每个品种的腌菜都弄了三五斤。 “小良,小良!” 颜良打屋里出来:“奶,什么事?” “把这些东西给你关叔家送过去”钱玉珍说道。 颜良听了应了一句,转身回屋换了衣服准备送货去。 “啦,差点忘了,把外面的几条腌鱼也给带过去”。 等着颜良拿好了东西,老太太这才想起她拿手的腌鱼。 颜良道:“叔叔和婶子估计能被你这东西给臭晕过去”。 “你个孩子知道什么,等会送过去的时候和你关婶说,让她做的时候多放油,然后多放干椒,这东西辣味一上来,那香味也跟着出来了”。 老太太逮住了孙子又一顿传授经验,颜良连声答应,等老太太说完了,他才正式上了路。 经过了村子的时候发现今天臭鱼味儿更大了,路过几家的时候发现各家都把臭鱼给挂在了门口,一长串串,要是没有这味道,一准是羡煞人,但是这味道一传出来嘛,那就啥也不说了。 反正颜良是有多远躲多远。 来到村委会的码头,换上了自家的小五菱,颜良一路往关羽家去。 到了门口,颜良发现小院子的大门紧闭,铁门上还有铁将军把守,于是掏出手机准备给婶子打个电话。 电话才将掏出来,一个扛着锄头的老年人正好经过。 “找老关家的人?” 见颜良点了点头,老爷子伸手一指村子的西南方向:“他们两口子在那边的地里呢”。 “谢了,大爷!” 颜良听了后把手机放回去,感谢了一下指路的大爷,从小车上下来,奔着西南方向走了过去。 一出村子便看到老两口的身影了。 天寒地冻的,这老两口子正在田里干着活,应该是给地里的庄稼施什么肥。 至于哪里来的地,这情况就简单了,这一片小区不是集中建镇的地方么,四周自然是征的地,建了一片还有一片没有开发,这些地呢也就成了没主的散地,于是老两口就捡了一块,在上面种上了粮食。 这技能也是咱们中国老百姓的天赋点数,找到个空地就看不得这块地空下去,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这样,种块地似乎已经是咱们中国大爷大妈们刻入骨髓的执着。 所以见到这模样的颜良并没有觉得稀奇。 “关叔,婶子!” 颜良冲着二老的方向大声喊了一嗓子。 两老人家正在忙活着呢,听到有人喊话,搭头这才发现是颜良来了,两人立刻放下手中的活,扛着锄头便过来了。 “叔,婶子,这么冷的天出来做什么呀,在家里呆着暖暖和和的多好”。 见二老过来,颜良立刻说道。 关叔笑道:“家里太暖和了,我和你婶都有点不习惯”。 关羽的新家自然有暖气的,二位老人也的确是不习惯,以前冬天都是靠熬,现在突然间屋里暖和的跟春天似的,一下子二老有点迷茫,觉得这冬天有点不像是冬天了。 “我和你叔每天吃饱了睡,睡好了吃,找点事情干干,你今天怎么有时间过来?”婶子望着颜良笑道。 “我奶让我过来给您送点东西,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自己家腌的一些小菜”颜良说道。 “哎哟,我们到了这里,叔婶老是惦记我们这点事,你说……”。 两口子一听这话,立刻客气了起来。 颜良接过了二老手中的锄头,两下这边客气了一下,最后二老终是碍不过颜良,把手中的农具交给颜良,一行三人回家。 进了家之后,颜良把带来的东西拎进屋里。 这时候关羽家的暖气依旧开着,这玩意儿也不知道谁说的,说是启动花的钱不如一直开着省。 不过颜良家也是一直开着,和关羽这里不同,颜良不用花电费,所以颜良家里同样也是一直开着暖气,从气温到了十度以下颜良家的暖气就工作了起来,只是苦了风车的老板,现在是风车如同鸡肋,赚不了什么钱,也亏不了什么钱就这么耗着。 “喝水” “叔,婶子,咱们就不用客气了”颜良立刻谦让了起来。 “你坐,说不客气你还跟我们客气了”关羽的父母陪着颜良在客厅坐了下来。 聊了一会儿,话题自然而然的转到了沈老师的身上,两口子对于沈老师的体格子那是相当满意,似乎是这么大个腚自己就一准能抱上孙子似的,但是对于沈老师为人还不是太了解,自然想从颜良这里得到一点消息。 颜良说道:“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是太清楚,不过倪熙说沈老师这个人不错,也没什么复杂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