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大将军何苗_第二十四章 不好说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不好说 (第2/2页)

后的最好时机,趁乱诸尽何氏,对天子也有说法。太傅不在此时调将军入京,就不大可能让我们西军担此因果。”

    贾诩说的没错,要杀太后的话,在宦官还未完全败亡之时就是最好的时机,之后既可以把缘由推脱给兵乱,也能让宦官来背这口黑锅。

    “可车骑将军何苗还在京中,手中亦有数千兵力。”董卓解释道。

    “何苗?他不是已经死了吗?”

    根据昨日董旻和袁隗传来的消息,说何苗死在了火中,但贾诩不知道的是,董旻今日收拢了吴懿的残兵,从中得知了何苗未死,还手握兵马的消息。董旻刚一得知就将消息送给了兄长,几乎前后脚,董卓收到了一封何苗送来的密信,董卓还将密信送往袁隗处去了。

    “我也是刚刚才得知的消息,何苗此人引兵占了开阳、平昌、望京三门。”

    “太傅没让将军击之?”

    “太傅还未传信于我,是董旻告诉我的。”

    若何苗没死,那事情就又有了变数。贾诩心中暗暗思量,不管袁隗目的为何,何进既然已死,以袁隗的手段心计是一定要斩草除根的。

    在贾诩思考时,董卓又补充道:“何苗传了封信与我。”

    说罢,董卓从怀中掏出一物。

    如今身在显阳苑的将校中,贾诩是唯一一个能看何苗密信的人。

    牛辅志大才疏,要不是占了董卓女婿的名头,军中没有人会服他。

    李傕郭氾确有忠勇,军阵之前都身先士卒,也对董卓忠心不二,可他们二人智谋不足,嘴里又藏不住话,董卓不会将秘事告知透露给他们。

    董璜虽是董卓侄儿,平日里脾气不错,能优待士卒,也算得上是一个智将,可此人的最大问题就是笃信巫蛊,常常请巫师去营垒中做法事,董卓也不放心与侄儿商议。

    唯有贾诩,不仅是陇右豪强出身诗书传家,在军议中屡屡能有智谋,还不像一般读死书的名士,只知邀名。董卓也因此器重贾诩,不仅将其召为掾属,还放入军中统兵。

    贾诩看完密信,董卓问道:“文和如何看?”

    “不好说?”

    ···

    “不好说?如今天子就在那些阉宦手里遭受屈辱,你不好说?”

    淳于琼踢了一脚汇报完的将校,他问手下合适能斩杀宦官,手下竟然回了句不好说。他气不打一处来,要是平时还好,现在袁绍就在自己身旁,这人如此回答,不是让自己折了面子吗?

    “仲简不必着急,依我看天亮之前必有分晓。”

    袁绍虽然嘴上这样安抚,可心里却是焦急难耐。没办法,这是宫变,即便如今他有大义,论兵力又出于优势一方,可天子就在宦官手里。

    若是宦官们狗急跳墙,让天子出了闪失,旁人只会说因他袁绍之过,害得天子丢了性命,根本不会在乎他为诛灭宦官出了多少力,有多少辛劳。虽不至于夺官失命,可一想到一辈子都要被自己弟弟压在身下,袁绍又怎能甘心为他人做嫁衣。

    “仲简,你带着人再攻一次。”袁绍对淳于琼下令,又让人将曹cao找来。

    曹cao才带着兵马冲阵回来,刚歇不久,就被袁绍唤去。

    南北宫之间的复道虽有三条,可每条宽不过数米,仅能容下一车通行。

    复道两侧又是高耸的宫墙,不说墙上面的箭矢对下面的西园军有多少杀伤力,就说穿过这复道逼近北宫宫门也殊为不易,更别说如何破门了。

    若是被分到宫墙上冲杀敌军还好,即便不好展开阵势,可总归是面对看得见的敌人。曹cao不一样,他因随皇甫嵩破黄巾时的优异表现,还有跟朱儁攻打宛城时的破城经验,被袁绍指派到复道中冲击宫门。

    一没宫城器械,二是不能围困、只能强攻,旁边又有袁绍督军,曹cao不得不率领典军来回冲杀了四五趟,可并没有打开宫门,只是因死伤惨重让麾下士卒对他生出怨念,此外再没有收获。

    “孟德辛苦了。”袁绍见曹cao步行而来,下马迎了上去,拍拍曹cao的甲胄,说道。

    “为天子安危,为本初功业,cao不辛苦。”

    寒暄两句后,袁绍跟曹cao又向前走。

    “依孟德所见,该以何种方式攻破这北宫?”袁绍指着前方的战场问道。

    要问我为何不早点问?

    曹cao心中腹诽,嘴里却回答道:“正面佯攻,再招募敢死之士从其他方向攀上宫墙,里应外合打开宫门,方可速胜。”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