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第十三章 求知 (第1/1页)
    “陈道友!今日大论道,同去?”    “自无不可。”    清晨,天光迷蒙一片。    陈屿推开门后便看见自家屋舍外耸着的一高一矮。    蒋道士面上带笑,边上的小道士则满眼都是对接下来盛会的期待。    “走走走,听说等会于老修行好像也会前来,可不能错过。”    见得陈屿走出,蒋道士赶忙唤了一声后,便快步朝着院外走去。和昨日在小道士面前表现的稳重模样相去甚远。    身后两人跟上,风风火火,一路见了不少昨日汇聚论道的道友。    海云观在广庸府还算有些名声,蒋勤安这个当代二弟子同样被不少人认识,尤其石牙县内的大部分道派都是他驱马送去的请帖。    于是招呼应和繁多。    福生无量天尊在嘴上挂了一整路。    总算到了场地,三人停下,蒋道士从旁侧的木桌上端了碗凉水灌入嘴中,长嘘一声后堪堪缓了过来。    陈屿则站在旁边,四下环顾,打量周围来往人士。    不仅有道士,还有不少布衣百姓,绑着头巾、绑腿,作力夫打扮。    “这次邀请了广庸各县道派到来,还有一些散人、豪侠,人数超出预期,如今正赶着做些木头件出来,到时候好歹能有个垫坐的。”    蒋道士全程参与了斋醮行建,对这些很是知熟,此时讲来,估计也是想着让两人搭把手。    陈屿没意见,他现在正想多弄些五脏相关的经书文册到手,不一定要秘籍功诀一类,医书也行,可惜海云观内并无多少相关,蒋道士也拿不出。只能许诺帮着打听一二。    “五脏秘术难求,尤其涉及内练方面的秘传,不过普通经文问题应该不大,有几位道友涉猎,或可一问。”    “有劳道兄了。”    ……    手上帮着忙,事情不多,很快就筹备完毕,紧接着便是传闻中的大论道。    蒋道士去了师门处,陈屿婉拒了对方的邀请,选择了独行,在场中闲逛。    涌入场地的道士比昨日多了许多,气氛很热烈,喧嚣不已。    更有持枪牵马、背负长刀的魁梧壮汉簇拥着十数人进入。    紧随其后,长袍挂剑的游侠、双拳套刺的豪客纷纷登场。    “青刀门也来了。”    “于真人讲道,岂能不来?”    “哈哈哈,确实,如此盛事错过岂不可惜至极,里面请!”    武人入场,又或者说江湖客的到来掀起了一阵火热,不少扬名广庸的人物出现在此,甚至有外府高手前来,不过路途遥远今日论道抵达的不多。    相比起来,同样习武的道士们气质更显淡然,远没那么粗犷豪放。    道士们对这些山外武人兴趣不大,部分还沉浸在昨日的论道激辩中,尚在回味所得,时而沉思凝眉、时而神出于外。    而武人却不时将目光飘落过来,毕竟道人们才是这场盛会的主角儿。    他们同样好奇,绝大多数都没有见过这等场面,有些对道门熟知的,也仅听过斋醮二字,却从未目睹。    如今,西州广庸府这片对中原人而言偏僻、落后、野蛮的地方,也将要举办行建,众人新奇之情自然浓郁。    咚!    咚咚!    蒙皮大鼓被敲响,大论道开始。    陈屿听闻鼓声,旋即便见一位仙气飘飘的素袍老道遥遥飘来。    腾挪在空,身姿轻盈,恍若御风。    “好功夫!!”    有人喝彩,其余人也尽是赞叹。    陈屿在一旁看向台子最上首,等到那道人落座后,才发现对方脑后头发雪白如霜,面容红润,若非身体稍显瘦削,都完全不似年老之人模样。    就在他打量对方的时候,老道面朝众人徐徐行了个道礼,然后开口,声音很是有力。    “贫道于启孟,道号元阳,谢过各位道友、居士赏面前来。”    此话落下,场中一片喧哗。    “哪里,于真人话重了。”    “能听真人讲道,可是十年难得一见的幸事,岂有赏面之说。”    “真人不必如此。”    看得出来,这些都是知道元阳道人于启大名的,不是宵小,都有些势力背景。    直到此刻,陈屿才恍然发觉台上这位老道的名气到底有多大。    道门真修……仅此四字,便能压下一切不服。    而之后元阳道人的讲道也的确不辜负对方的名头,很有东西,陈屿这个似懂非懂的半桶水道士听了都觉得大有所获。    当然,其余人的有所获和他的到底还是有些不同——胎息、精神力、灵机、灵液,这些都是旁人没有的。    道人、武人,一个练心,一个练劲。    然而终归未曾超脱凡俗,但陈屿不一样。精神力的出现已经让他拥有了撬动那扇门的机会。    而宛若话本故事中内力真元一样寄居丹田的胎息更是让他摸索到了更远、更与他人迥异的层次。    所以道门的路只能作为柴薪,而不能循着一直往下走。    不一定会错,但一定不适合。纵使对方是所谓的真修也不行。    陈屿需要走出自己的路来。    不过现在其实还好,无论是武功还是道经,都有大量可以借鉴和挖掘灵感的地方,足以支撑他走许久许久。    而等到将这些都吸收完毕后,那时的他或许早已大踏步向前,而不用再cao心路在何方的问题。    “修行……”    陈屿望天,阳光灿烂、碧空如洗。    前世今生两辈子,都有人求道修行。    有人为了成就自我,于是有了证心证己、祛念明神的净明法派。    有人想要一粒金丹吞入腹、从此我命不由天,于是有了丹鼎法、有了内丹派。    那我呢?    他难得如此,不是怀疑自我,更没有如早先山上那般陷入矫情中。    只是很单纯的想知道,或者说,想竖立一个目标。    回想过去,自己似乎一直没有什么太在意、太追寻的事或物。    说好听点叫随性,说难听点就是漫无目的、与行尸走rou无疑。    念头转动,他觉得自己或许需要一个驱动,不然再这么下去迟早出问题。    金银?爱慕?    想到此,不禁他摇头。这些东西有则罢了,没有也不强求。    顺其自然。    那么……求长生?    对,求长生。陈屿觉得长生还是很不错的,尤其传说中那些仙人,高高在上俯瞰人间,想想确实厉害。    而人生在世匆匆百年,本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去体验、去享受。    可是下一刻他便一愣,既然长生是为了享受,那为何不一开始就享受?    更关键的是,他到底在享受什么?想要享受什么?    这一刻,一个词浮现心底。    求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