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第21章 拥有可能性的时代 (第1/2页)
    回城的时候,天已大亮。城门开了,没必要再走如意门。    到城门时,就看到内外挤满了百姓,正翘首以盼什么。    不多时,一队锦衣缇骑鱼贯而出,还押送着好几辆囚车。    每辆车上都压着一个蓬头垢面的囚犯,乱糟糟的头发遮住了脸,看不出情形。    不过热心群众很多,左富过去一问就什么都知道了。    “少爷,大喜事。新任东昌知府曹文衡来了咱们这儿,把知州、同知、主簿什么的大小官员,都给抓了。”    看着群情汹涌的老百姓纷纷用臭鸡蛋、烂菜叶照顾那些囚犯,左梦庚颇为意外。    “这是为何?”    “说是这些官吏都是阉党余孽,京师派出了锦衣卫协助曹文衡拿人。看来这阉党啊,是真的完蛋了。”    左梦庚却皱紧了眉头。    要说阉党,别人不说,最起码这临清的镇守太监冯纶才是最铁杆的啊。    他干爹可是李朝钦。    为何冯纶没事,其余的大小官吏却被抓了呢?    不过很快地,左梦庚就想明白了。    要说对阉党最仇恨的,显然是文官们,尤其是东林党的官员。    因此这些人一旦拿回权柄,清算起阉党来,绝对是雷厉风行,迫不及待。    至于冯纶,东林党即使恨之入骨,也没有办法。    那是宫里的人,能动冯纶的,只有崇祯。    不过这些隶属阉党的官员被清算,已经是个非常明显的信号了。左梦庚相信,冯纶完蛋的日子绝对不会远了。    “可知新任知州是谁?”    左富摇摇头。    “据说新知州还没定下来,现在是曹文衡代行知州事。”    左梦庚能说什么,只是撇嘴。    朝廷里清算政敌,还真的是侵掠如火,竟连片刻都等不得。    可仔细想想也能理解,毕竟阉党害死了东林党那么多人,如此大仇,东林党报复起来肯定是只争朝夕。    回到府中,左良玉居然不在,一大早就出门了。    左梦庚给黄氏请了安,回到自己的小院。一进屋,发现徐若琳居然在自己的屋里。    她就坐在桌前,手里捧着几页纸看的津津有味。    “怎么跑我这儿来了?”    听到脚步声,徐若琳就开始诉苦。    “你那个meimei哟,得闲便拿着王凤洲的诗词来找我请教……”    她边说还边摇头苦笑。    “真不知晓那些酸溜溜的诗词,有什么可读的?”    左梦庚也是好笑不已,没想到王世贞的诗词居然被徐若琳瞧不起。    有一说一,明代好的诗人还真的不多。    看到左梦庚,徐若琳竟颇为急切,起身凑过来,把书稿往他眼前凑。    “这是你写的?”    左梦庚打眼一瞧,正是自己昨夜写的《国富论》。    “游戏之作,贻笑大方。”    徐若琳的眼睛很大,睁圆了的时候好似饱满的杏仁。偏偏眼神又十分澄净,仿佛直透心灵。    “呵,你这也太谦虚了吧。你知不知道,这些东西倘若被江南的那些商贾看到,绝对会奉为圭臬。”    这个说法令左梦庚颇为意外。    “真的?”    昨夜在对这个时代进行思考的时候,心神激荡,不自觉地写了一部分的《国富论》出来。但这个时代的人能否理解其中的内容,左梦庚并没有太多的信心。    任何学术的东西,必然要有文化的人才能理解。    可明代的这些读书人,长久以来一直执拗于天理、人欲,醉心于心、理之争。    在务虚的道路上狂飙直进,真不知道这种极端务实的理论,这个时代的文化人能接受吗?    徐若琳的话,却超出了他的预想。    “江南繁华,多靠商贾之事。那里遍地作坊,便是读书人也多有从业的。可惜从未有人像你这般,将劳作、生产之事,说的如此透彻。”    《国富论》一开始讲的就是生产力、劳动分工、劳动技术的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给研究四书五经的读书人去看,保证不知所云。    可明末时期,尤其是在江南等地,工商业已经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