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第九章 诗成刹那,磨心炼胆 (第2/2页)
一杜宁当众诗成鸣州,那么他写的《童生狂妄》文章将会成为最大的笑话。 这一次,赵东城不敢叫嚣了。 “既然赵兄不肯出题,那我今日就当着大家的面写诗自证,诸位,可有文房四宝借用?” 杜宁扫视在场所有人,目光坚定。 赵东城身体颤抖,眼中流露出来惊恐之色。 他低估了杜宁的胆量,居然敢当众写诗自证,一旦诗成鸣州,赵东城在整个南平府将会恶名昭彰,难以翻身。 赵东城本能的想要离开,可他却感觉自己的腿重如千钧,根本动不了。 因为赵东城一旦离开,那就代表他心虚,证明是他凭空污蔑杜宁的文名。 周围的人脸色都变得震惊,杜宁若是没有足够的文才,哪里敢写诗自证? 莫非杜宁当真是被赵东城污蔑的? “文院内有石桌,杜公子请这边来,在下去教室给你拿笔墨纸砚。”有人开口。 “多谢。”杜宁对那人一拱手。 赵东城望向那人,气得简直咬牙切齿,这一下他是真的骑虎难下了。 片刻后,那人拿来笔墨纸砚放在石桌上。 杜宁目光看向四周寻找题材,见文院内有种植一小片的竹林,地上有几块大石头。 夏季的时候,读书人可以在竹下乘凉,亦可坐在大石头上,对着竹林写生。 “杜某今日以文院内的竹林与石头为题,托物言志,与诸位文友共勉。” 杜宁对众人一拱手,铺好纸张,磨好墨水。 深深呼吸一口气,杜宁手持毛笔,沾上墨汁,写下《竹石》二字。 杜宁缓行两步,笔落白纸。 “咬定青山不放松。” 才气跃动,金光迸发。 “立根原在破岩中。” 杜宁又行两步,才气高大二尺。 “半首达府!”有人惊呼出声。 赵东城瞪大眼睛,拳头紧紧握在一起。 “千磨万击还坚劲。” 杜宁再行三步,笔速加快。 “任尔东西南北风。” 才气高达三尺七寸,化作一根竹子屹立青山之中,遭受风吹雨打,亦不动不摇。 “七步成诗!鸣州之象!” “这不可能!” 一些读书人惊叫起来。 “砰!” 刹那之间,许多人都感觉自己的心胆一颤。 赵东城双目犹如着魔一般紧盯眼前景象,眼前的文字飞入他的脑海之中,迸发金光炸裂开来。 “咔嚓!” 突然,赵东城眉心处发出一道脆响,眼前冒出一阵金星,头晕目眩,七窍流出鲜血。 “文宫开裂!” 有人深深倒吸了一口凉气。 “为什么我没有半点不适,反而心胆清静?” “这不是普通的鸣州诗,而是鸣州炼胆诗!” “诗成刹那,磨心炼胆。” “刹那文胆!” 众人异口同声,面面相觑起来。 赵东城以《童生狂妄》污蔑杜宁,企图在杜宁文名起来的时候,将杜宁的名声扼杀。 而杜宁则是以《竹石》磨心炼胆反击,致使其文宫开裂,没有个三五年别想复原。 而在文宫复原之前,赵东城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晋升儒品,一直是九品秀才,难以踏入八品举人之境。 “杜宁贼子!竟敢裂我文宫!我杰英社与你势不两立!” 赵东城大叫一声,昂头栽倒在地,不省人事了。 周围的人沉默不言,而那些之前对杜宁大声呵斥的人,则是感到头痛欲裂,也受到了《竹石》的攻击。 若是再不知错,哪怕不会像赵东城一样文宫开裂,也会被《竹石》的力量持续影响,很难静心读书。 “我听信小人谗言,误伤杜兄,请杜兄原谅。” 有秀才向杜宁深深作揖道歉。 杜宁轻轻点头,没有与对方计较。 那人头痛的感觉顿时消失,不仅如此,那《竹石》的效果反而使其心胆清净。 “谢杜兄!” 对方感激至极,没想到在获得杜宁的谅解之后,反而从中获得了好处。 “杜兄今后若有差遣,在下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对方不敢再对杜宁心生敌意,否则就是极其不知羞耻的行为,会遭受自己良心的谴责。 “兄台客气了。” 杜宁笑了笑,对方也是听信了赵东城的文章,情有可原。 其他人也依次向杜宁道歉,在获得杜宁的谅解之后,也都被《竹石》磨炼了一下心胆。 心胆获得磨炼,以后晋升为八品举人的时候,就能够更快的形成文胆。 如此大恩,让众人即是感激,又是惭愧。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