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元神剑_36:各自踏归途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36:各自踏归途 (第1/3页)

    对于袁泰这个疑问,汤成子很爽快、很简洁地回道:“《圣经正义》。”

    关合大感惊讶地重复道:“《圣经正义》?”

    听到这明显带着难以置信的语气,袁泰不免追问:“我怎么没听说过?是本什么书?”

    汤成子慢条斯理地讲述着《圣经正义》的前世今生,不仅是袁泰闻所未闻的,还让关合连声感慨:“原来这个传说是真的!”

    太古真元八圣统治时期,有一个古老而神秘的部族栖居在永连山脉,他们却不崇拜高山,而是向往大海,自称海德人。

    海德人的语言文字都与众不同,通用海德文,使用海德语,俨然是六域之外悄然独立的种族。

    传闻他们最初可以成为神、仙、魔、妖、鬼、人中的任何一个种类,却在一个圣者的强力坚持下,选择作为人族而存在。

    但是紧接着爆发的神仙大战,让他们品尝到作为人族的悲哀。

    他们的家园被毁,被迫流落四方,其中就有一部跋山涉水地一路向东,踏入如今的兴州地界,并最终定居在新月半岛,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这个海德部族仍然保留着太古遗风,笃信《天基圣经》中的预言。那预言说,世界终将以人族的胜利而回归和平。

    《天基圣经》的来历也非比寻常,据说是来自一座通天塔的塔基,书名的来由正在于此。

    屹立在真元大陆西海岸、纵贯南北的永连山脉,原有九百九十九座通天塔。其中的九百九十八座早已坍塌,成为废墟遗迹,但唯独保存着《天基圣经》的那座通天塔,在熬过神仙大战、经受风吹雨打之后,仍然屹立不倒。

    这种离奇的现象,更增加了《天基圣经》的神秘性。海德人常说,那是天神保佑的结果,而《天基圣经》正是某位天神降赐。

    不管这个传说是真是假,《天基圣经》渐渐演变成真元凡域人人都想要一睹而后快的奇书。

    真元八圣设法得到了《天基圣经》,却无人能懂书中文字。而受邀前来的海德人,则因为接受了“弃智绝学”的观念,把老祖宗的知识都抛诸脑后了。

    这时候,汤成子的先祖汤正子站了出来,他陪同海德人赶赴新月半岛,收集海德历代先贤的遗著,然后带回来仔细研读。

    汤正子才识卓越,竟然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海德文,并根据海德先贤们对《天基圣经》所做的注文,重新疏解了一遍。

    经过夜以继日、孜孜不倦的努力,他历时三十年光阴,完成了《圣经正义》这部海德文写成的大作。

    可是没等他将海德文翻译成真元雅文,他就因过度疲劳、心力交瘁而猝然离世。

    皇皇巨著《圣经正义》一经问世,很快取代了海德历代先贤的各种《天基圣经》注文,它们悉数被弃之高阁,真元凡域独尊汤正子遗著《圣经正义》。

    这自然是真元八圣共同议定的结果,但是他们都忽略了一个事实——依然无人能懂《圣经正义》。

    这是他们默契立威的手段,还是有意为之,就不得而知了。

    随着真元凡域的崩裂,真元八圣除袁氏外的其他七圣家族迁往海外,也带走了《圣经正义》。

    相比之下,海德历代先贤的《天基圣经》注文就没有那么好运气了,它们被付诸一炬,从此灰飞烟灭。

    也就是说,《圣经正义》成为唯一存世的《天基圣经》注疏著作。

    然而,这本汤正子呕心沥血完成的著作,并没有起到实质作用,反而被视为祸端。

    因为七圣家族的族长们很是担心,真元大陆的人会为了这本书,找到他们寄居之所,并试图攻灭他们,抢得《圣经正义》。

    无奈之下,他的长子汤明子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为汤正子修建衣冠冢,并将《圣经正义》陪葬。

    这个衣冠冢正是汤成子、关合、袁泰等三人如今身处的独乐洞,但洞名的由来却跟汤明子息息相关。

    当年汤正子注疏《天基圣经》之时,汤明子就是其得力助手,对于书中内容,汤明子亦然十分了解。

    只可惜汤明子天赋平平,才识无法跟其父汤正子相提并论,他数度想翻译《圣经正义》,却都无疾而终。

    到了晚年,汤明子感到愧对先父遗嘱,便痛定思痛,决心将《圣经正义》翻译成真元雅文,以飨读者。

    汤明子搬离汤氏祖宅,住在先父的衣冠冢中,并将此冢改名独乐洞,寓意虽然孤独,却乐在其中。

    令人遗憾的是,汤明子直到老死,都没有翻译出一页半章,反而深深地被书中内容迷住,一读再读,当真是孤独地乐在其中了。

    说到这里,汤成子一声长叹,泪水潸然流落。

    关合也惊叹道:“没想到《圣经正义》居然有这样的坎坷命运。”

    袁泰却是疑惑:“既然都没人读得懂《圣经正义》,为什么都认为此书无比珍贵呢?”

    汤成子揩拭眼泪,解释道:“只因一句话,便值得人族为之赴汤蹈火。”

    袁泰问:“哪句话?”他还自作聪明地补了句:“是那句预言吗?”

    汤成子摇头道:“非也!是一句足以震动六域的话。”

    袁泰神色一紧,预感到这句话肯定出乎他的认知,便躬身拜道:“还请大祭司不吝赐教。”

    关合也急不可耐地说:“大师,就别卖关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