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第89章 知音识曲 (第1/2页)
云深拿起一卷竹简,以极快的速度粗略看了一遍,然后将竹简放回,又拿起了一本纸质的书籍,再次一目十行的扫过,放了回去。 他这么做是为了分类,既然下定决心要学,就得做好计划,不能不管不顾拿起一本书便直接去学,如此只会事倍功半。 学习任何学问,都得循序渐进! 所以云深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将这两千多本书都由浅入深的分门别类了一遍,先从基础知识学起,有了基础后,再去学习更高深的学问。 这几乎是学习所有技艺时都必须遵守的规则。 欲学乐谱,先学音律。 音律有五音十二律。五音,即宫、商、角、徵、羽。十二律,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五音者,与五脏相配,而又与五行相合。脾应宫,肺应商,肝应角,心应徵,肾应羽,此为五脏正音。而宫属土,商属金,角属木,徵属火,羽属水,此为五行纳音。 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阳律是属奇数之律,阴律是属偶数之律。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律称“吕”,因此十二律又被简称为“律吕”。 阳律有六,分别是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律亦有六,分别是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 十二律也与人体的十二经脉暗合,十二律有阴阳律各六,十二经亦有阴阳经各六。 云深是医道大家,对经脉脏腑之事再清楚不过,这些东西学起来并不吃力,再加上他天资聪颖,除了修仙资质和厨艺之外,几乎学什么都特别快,这次学音律也不例外。 没用多久,他便掌握音律的基础知识,然后他又通过查阅殿内的书籍,将那二十几种乐器给认全了。 通过学习,云深了解到这二十几种乐器不过是乐器中的一小部分,这让他觉得仙墓还不算太过分,否则如果将所有的乐器都拿来,恐怕学上一百年也学不完。 认全这些乐器的同时,云深也知晓了乐器的分类方法。 乐器通常是根据制造材料来进行分类的,称为“八音”,可以将乐器分成了八个类别: 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金”类包括钟、铃、铙等;“石”类包括石磬、玉磬等;“土”类包括埙、缶等;“革”类包括各种鼓类等;“丝”包括琴、瑟、筑、筝等;“木”类包括圄、柷等;“匏”类包括竽、笙、簧等;“竹”类包括箫、笛、篪等。 其中,以“丝”“竹”两类乐器最为常见,而“金”“革”类次之,大殿中的二十几种乐器有一大半都是丝竹类的乐器。 在掌握了音律的基础知识后,云深开始动手练习,他首先选择的乐器是,琴。 琴,又称瑶琴、古琴、七弦琴,乃是八音之中“丝”类乐器的代表,其音安静悠远、声如,有“天地之音”的美称。 而且云深当年闯荡江湖之时,见过最多的乐器便是琴了,所以他便选了这种乐器。 大殿中的二十几样乐器中只有一张瑶琴,以云深的眼光可以看出,此琴乃是用品质上佳的梧桐木所制,琴身古旧,明显已有颇长的年限。 此琴并非灵器,只是一张普通的瑶琴,可若是放在俗世中,就是一件难得的珍品了,对一些爱琴之人来说,绝对是千金难求。 云深这段时间已经看了不少曲谱,便从其中选了一曲极为简短的琴曲,《莫思君》。 此曲曲意婉转,旨在寄托相思之情。他读了几遍后便将琴曲记熟,坐于瑶琴之前,开始抚琴。 只听一首微有迟滞的琴曲响起,云深弹奏此曲时,指法、弦法均是颇为生涩,但音调却是准确无误,而且他在弹奏此曲时,心中只想着与他阔别了百余年的妻子青儿,所以此曲便有一种相思难解的意象,教人闻者落泪、心忧神伤。 而云深在弹完这一曲之后,他的眼角也留下了两行情泪,回忆起了百年前,他和青儿在青竹山中那段逍遥快活的日子。 常言道:“乐为心声”,心有所感便会将之寄托于曲调之中,云深虽然是第一次抚琴,但因他这一生实在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所以在弹奏此曲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形。 他知道自己此时的心境出现了波动,便停了抚琴,盘膝坐好,闭目打坐。 良久之后,云深的心境重新恢复了波澜不惊的状态,然后重新去练习琴曲。 这次再弹奏这首《莫思君》的曲子时,虽然琴音中的意象不减,但他自己却已经不受影响了。 就这样,云深对着一张瑶琴开始了漫长的音律学习之路。 最初之时,他弹奏琴曲只是为了将琴曲学完,好再去学习下一种乐器。 可慢慢地,他却有些沉浸其中了,觉得音律这个东西只要学进去以后,还是挺有趣的,甚至教人有些欲罢不能。 大殿中有不知从哪里来的光亮照明,一直都是明亮如白昼,所以云深也不知晓外界已经过了几日,甚至他连自己来到这里有多久,都记不清了。 而且,随着对音律的学习,他对时间的观念也渐渐开始模糊了,只是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