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第36章 张宁的身份 (第2/2页)
名字,因家里排行老三,所以就叫张三。 而原身家是不是在辽阳,张宁从那破碎的记忆里并没有找到,张宁也没有认真搜索,因为在他看来,他只是借用了这个身体,原身的一切跟他其实并无关系,甚至包括原身的家人。 张宁自信的笑了,我都不知道原身是哪来的,就不信你能找到。 有本事你帮我找到原身的出处,我感谢你八辈祖宗。 乌雅束说我是东京辽阳人,你就信呐?我跟他熟吗? 于是张宁回道:“王爷,我的确不是大辽的子民。” “你不是大辽的子民,你是哪里人?”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我是刘二堡的,如果王爷能在大辽找到刘二堡这个地方,算我输,随你处置。” 萧奉先见张宁说的理直气壮,他明白张宁是打算不承认自己是生活在大辽的汉人了。 “张宁,但凡大辽子民都是有户籍的,你可知道?” “知道,知道,不止是你们的子民有户籍,当兵的也会有兵籍,本人张宁,王爷可去大辽户政去查验。” 看着眼前的萧奉先除了那身衣服还能证明他是契丹人,举手投足中都透露着此人深受汉人文化的影响。 张宁灵机一动,学着电视剧里的汉人礼节,给萧奉先行了个拱手礼。 “本人医学世家,世代书香,偶然机遇得见阿骨打王子,与他一见如故,被他邀请到了完颜部。” 张宁这话足以让萧奉先和纥石烈顿恩惊讶。 尤其是萧奉先,他是最不愿意女真人识字的,如果阿骨打身边有个读书人,这意味着女真人会更有眼界。 “你家世代书香?” 纥石烈顿恩却不以为然,他倒是要试试张宁:“阿疏,将我要送给王爷的字拿过来。” “嗻!”阿疏一溜烟的跑了。 很快便把字取回来了。 “既然是书香世家,看看这字如何?” 看字,这不是小意思,劳资可是从小练到大的。 字被打开了,李白的《将进酒》,是纥石烈顿恩自己写的,打算送给萧奉先。 真是脸大不嫌害臊,怎么也要送个名家的吧,自己会写几个字,就好意思送人? 张宁轻蔑的看了纥石烈顿恩一眼:“不就是李太白的《将进酒》吗?” “哦,确实是《将进酒》。”萧奉先感兴趣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张宁背了一遍。 “这字谁写的呀,还敢送人,真.......”张宁咂巴着嘴,一副看不上的样子。 “你.......”纥石烈顿恩感到自己颜面尽失。 “回头我写一个,颜体的。” 萧奉先对张宁感兴趣了,这小子有点料。 “切,背背诗就是饱读读书,真是笑话。”纥石烈顿恩还是有些不服。 张宁看了看顿恩,出口成诗: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陆游的,我就不信你们听过,等你们死了之后去地下听吧。 张宁心里暗笑。 “这,这可称得上千古绝句呀!”萧奉先即惊讶又感叹。 “王爷,你觉得像我这么饱读诗书的,会在你们大辽做个大头兵吗,你们就这么不珍惜人才,连个文职工作都不给?” 这话,倒把萧奉先给问的哑口无言了。 “没错,张宁可是大学毕业,怎么会是我们完颜部的奴隶呢?”劾里钵不失时机的给补了一刀。 “大学毕业?”萧奉先有点懵,大辽没这机构呀,北宋倒有太学,设国子监,可这大学毕业又是怎么一回事?” 我去,又来。 这话题可不能继续,我会那点“子曰”可蒙不了萧奉先。 于是张宁马上转移话题。 “王爷,今天不是让我考举人吧?” 萧奉先笑了。 “既然我是书香世家出身,王爷可还认为我被抓了壮丁的辽人?” 没错,读书是笔不少的开支,且不说那学费吧,就那寻常的笔墨纸砚的,就难以承受,与其读书,倒不如早点去挣一份口粮。 而书香门第或者商贾之家的男子,只要交了人头税就可以免徭役,怎么会被抓了壮丁? 再看张宁,长像不俗,谈吐不凡,尤其是反应的速度,非常人可及,这事估计是乌雅束和乌带弄错了。 萧奉先不由得狠狠的瞪了这哥俩一眼。 乌雅束心想,不能呀,这张宁被俘后做为铁匠发配铁窑两年,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呀? 他还是老山羊的徒弟呢,怎么就成了读书人了。 不只乌雅束懵,乌带、吾古孙也都懵呀。 三个人你看我,我看你,这事错在哪了? 有了。 乌带脸上露出了笑容。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