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神奇笔记本_第五章:准备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第五章:准备 (第1/2页)

    看到笔记本上呈现的内容,徐司命的第一反应是有点懵。

    这什么意思,谜语吗?什么叫“延续家的定义”?后面的时间又是什么意思?

    徐司命忽略无意义的描写,只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将其拼凑在一起,试图去解开它们之间的关系。

    他捧着笔记在卧室里来回踱步,反复推敲这其中的含义。就这样过了几分钟,随着进度的推进,他心里逐渐有了拨云见日的感觉。

    先从标题入手,解释“家”的定义。

    徐司命想起小时候看到的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位警官在街头巡逻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醉汉,发现对方竟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富翁,于是急忙上前查看,询问是否需要帮忙。

    醉汉说:“送我回家。”

    于是,警察扛起醉汉,不辞辛苦将他送回豪宅,结果醉汉却说起醉话,死活不进去。

    警官指着豪宅问:“这不就是你家吗?”

    “不是。”醉汉摇头,哭闹着说。“那只是我的房子!”

    对大多数人来说,房子在哪儿,家就在哪儿。只有极特殊的情况下,家的定义才会从房子身上剥离出去。

    什么是家?

    由亲人,爱人,以及子女组成的小团体,是为家庭。而对于幼年丧父的徐司命来说,母亲苏梦欣一直与他心中“家”牢牢绑定在一起。

    只要母亲在,家永远都在。

    心中有了答案,徐司命又将注意力转移至接下来的内容。

    单从描述去看,内容上的半段讲的大概是一个“游子归家”的故事,而后半段的剧情则急转直下,彻底颠覆了之前构建出温馨与感动。

    灯光,热茶,等“我”的人。一切看似美好,却犹如梦幻泡影,一碰既碎,末尾的三段式结语更是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猜想。

    第一段不用猜都知道指的是“母亲”。

    第二段的“脐带被斩断”,徐司命猜测是映射着某种变故。

    一定是发生了什么意外,才导致这对母子被迫分离。

    有型的脐带在出生那天剪断,那无形的脐带呢?

    徐司命越琢磨那个“斩”字,越是觉得脊背发凉……

    第三段乍一看比较难猜,但结合前两句去分析,但也不算什么难题。

    它即是警示,点明变故的起因,又是整个剧情的关键转折点。

    一个温馨的小家突遭变故,母亲惨死,儿子颠沛流离多年,始终无法释怀……

    徐司命正分析着,突然灵光一闪。

    然后,他傻了。

    笔记从手中滑落,掉在地上,声音不大,但很明显。

    徐司命的感官有捕捉到这一信号,可他连眼皮都没动上一下,像是没听到似得,全身上下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僵硬感,甚至连呼吸都无法顺利进行。

    这上面记载的“我”,该不会,指的就是我吧!?

    这个想法刚一冒出来,徐司命就感觉心中最敏感的那个地方像是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疼出了一身冷汗不说,连同双颊都跟着失去血色。

    这种事说出来离奇,可由不得他不信!

    一是笔记所展露出的奇异性。

    二就更直接了,他们家属院又不是没遭过贼,不然赵婶也不会无缘无故的抛出那样一句提醒。

    母亲所就职的单位,也就是第三机械制造厂,从建厂到现在一直在甘城充当着“经济支柱”的角色。

    虽然近些年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厂子效益一直不是太理想,不过是个人都知道,这不过是转型期的阵痛罢了,总有过去的那天。

    所以,直至今日,在大众认知中,能去这家工厂工作,仍然是一件很值得炫耀的事。

    收入高,福利好,在普通人看来或许只是羡慕,但坏人眼里却变成了另一种味道。

    因此,第三机械制造厂的工人们,自然而然成为了这群人的目标。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被偷怕的了工人们普遍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绝对不在家里藏钱,手里的钱只要超过一定数额就必须存起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