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垂死挣扎 (第1/2页)
初三年级的学习生活正式开始了,毕老师已不再是我的班主任了,但英语科目仍然由她任课。 我的新班主任王老师是一位中年男子,他教数学,身材偏瘦,面色黝黑,说话很滑稽,面目表情也很丰富,常引起学生们大笑。据说他的数学课教得不错,当时也同时担任提高班的数学老师。起初我觉得这个班级的师资力量并未明显差劲。但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才领悟到了事情的可怕之处。 此时,被分在七班的五十多名学生,有三四名学生成绩在年级一百名左右,这其中包括我。而剩下的学生基本上是年级倒数五十名中的。对于这样的班级组合方式来说,班风不好是在常理之中的。 课堂上,这些学生们从不听讲,将课堂纪律搞得一团糟。他们中有不管不顾吃东西的、塞着耳机听歌的、说笑聊天的、传纸条搞对象的等等。笑声、音乐声、嚼东西声……混成了一部“音乐剧”,弄得教室里乌烟瘴气,风气十分不好。 王老师将大部分精力用在提高班的数学授课上,对本班的纪律是不大关心的,也很少下真功夫整顿班风纪律。 时间不长,我们班成了这所中学有史以来最差的班级。老师们提起这个班都是头疼不已,没有人愿意教这样的班。 一堂课四十五分钟,有的老师拿出三十分钟整顿纪律,剩下十五分钟草草将课程内容讲一下,一堂课也就过去了。但这似乎不能怪老师,这样的班级换了谁,恐怕也都得这么做吧。 有的老师起初出于负责任的态度,边授课边整顿纪律,但时间一长也被气得“哭天抹泪”。索性也只好将授课内容一带而过,便安排大家自习。 就这样,班里越乱老师越不讲课,这种状况成了恶性循环。而受害的就是包括我在内的,那么三四个还想好好学习的学生。对于班里其他同学来说,上不上高中是无所谓的,他们中有的人已做好了分流的准备。初中一毕业,就准备走入社会谋生了。或是有的家长做着大买卖,并不指望孩子在学业上有多么高的成就,而是打算将来让孩子接自己手中的一番事业。 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靠我一己之力扭转局面显然是绝不可能的。我唯一能做的只是管好自己,做淤泥中的一朵莲。 我每日苦学,课堂上老师说些家常或大道理时,我则埋头看书或是做些习题,将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留作课下追着老师去问。每日放学后,我以极快的步行速度回到家,吃完饭,就一头埋进书本中。我完全凭借自己的学习方法努力学习,仍然没有花钱进行补课。 有这么一个情节,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堂历史课后,老师将我叫到了办公室,她带着十分痛惜的口吻对我说:“孩子啊,可惜你在这样的班级里却还是这么用功,孩子,靠自己好好学吧,老师啥也不说了。”她显然是有些激动了,并且还用手抹了抹眼角。 当时的我也眼中含着泪,满腹的委屈却无法对她倾诉。我只是用力地点点头,一句话也没说,但在心里这位女老师令我一生尊敬。 这位老师很胖,经常穿着横条纹的彩色背心。由于身体过于肥胖,她常常热的站在讲台上用手抹汗,同学们还给她起了个外号叫“维尼熊”。那天老师对我说的这番话,让我更加坚定了在这样的班级里学习也只能靠自己了。 尽管我使出了全部的功夫,花费了已不可能再多的精力去每日自学。但学习成绩却远远落在了提高班之后,较自己之前的成绩也有明显下降。 初三一次大考后,在家长座谈会上,王老师对家长们说了这样的说:“我也很无奈,校长把人嫌狗不待见的学生都给我了,让我带,不带还不行……”他这话令在座的家长们心灰意冷,内心愤慨万千。曾一度有家长们想联合起来,要求学校重新分班。但这显然是太晚了,初三快结束了。 二零零二年一月初,外婆离开了人世。料理完外婆的后事,我立刻投入到了中考的复习中,母亲则是一门心思研究高中报考的相关事宜,为了对比各所高中学校的情况而东奔西走。 六月下旬,中考到来了。决定我能否上高中,上什么样的高中的时刻到来了。 六月份的天气已有些闷热,临近复习阶段我日夜苦读,加之心中积聚了太多的压力与苦闷,身体生了些火气。母亲为了给我平息燥热,特意买来菊花和冰糖,自制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