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节 壮士盗马 (第2/2页)
会不会再来进犯,杨潮倒不是太担心,因为就被自己杀剩下那几十个虏兵,就是有胆子也没能力,至于虏兵会不会派援兵,杨潮更不相信。 其实原本的历史上,海州也就是虏兵兵锋的底线,海州城也没有受到什么攻击,只出现了零星抢掠的小部队罢了,虽然不知道这个历史,杨潮凭借自己的经验也判断出,山东才是虏兵的主要目的,海州他们并不感兴趣,兵锋也难以抵达这里。 黄凤府还是担心道:“若是海州知州依然弹劾大人呢?” 杨潮笑道:“那就让他弹劾吧。” 黄凤府依然一副忧心忡忡。 杨潮知道这是文人的弱点,总是患得患失,但是有些事情总是有得有失,不能两全的。 杨潮根本不怕海州知州弹劾自己,自己手里有一百多颗人头,那就是铁打的军功,哪怕提前跑了,只要海州城没有因此被虏兵攻破,杨潮救援海州的功劳就有数。 更重要的是,杨潮根本不想待在海州,他更愿意跟史可法工事,他相信面对军功问题的时候,史可法更能够秉公处理,而且杨潮隐隐有一种期待,自己带着跟海州知州的冲突回到淮安,不知道史可法会不会站在自己一边,毕竟于情于礼杨潮都站在对的一方。 海州发现东虏进犯,是杨潮主动请缨来救援的,并且在海州城下众目睽睽之中,斩杀了上百人,而海州知州却始终没有放杨潮入城,逼迫杨潮跟虏兵野战,而史可法还给他写了信,希望他放杨潮入城,显然这一切都证明,杨潮在海州城下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就看史可法是念情理,还是徇私法。
因此这次跟海州知州闹翻,也是杨潮的一次试探,看看史可法这样的名留青史的人物会不会保留做人的底线。 如果史可法昧着良心,官官相护,站在海州知州一边,那么杨潮以后就再也不会相信文官集团,会将这个集团视为一个已经堕落到底的**集团,完全没有合作的必要了。 刚刚彻底打败了虏兵后,本来以为没事了,夜里只安排了少量士兵值夜,没想到竟然出事了。 夜里一匹马突然从矮墙后面一层层递增的盐袋上踩踏了上去,接着跳下了盐袋,一个人骑着战马飞奔向南。 很快就有士兵来报,卞老头的家丁抢了一匹马,从南边跑了。 那个一直嚷嚷着要劳军的卞老头,他的勇敢的家丁抢马跑了? 这件事让杨潮有些好奇,找来卞老头一问,老头却三缄其口,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一直到第二天大早,卞家家丁才回来,走的时候是骑着战马,回来的时候,却套上了马车。 马车上拉了一车酒。 卞老头非常激动的表示,他非要劳军不可,这些酒就是他劳军用的。 杨潮对此还真的没有了办法,惩治不行,不惩治害怕别人效仿,要是都来自己这里抢马,还不乱套了。 只有严令士兵,一定要看好马,上次的事情如果在有发生,以渎职罪论处,渎职责打八十军棍。 同时下令如果是上次那种情况,士兵应该毫不犹豫的攻击,因为根本无从分辨卞家家丁的目的,在军队中抢马,怎么看都是歹意,因此军队有权力立刻反击。 同时晓谕仓库中的百姓,不得滋扰士兵,否则严惩不贷。 说回卞家的家丁。 这个家丁确实是一条好汉,自小练武,武艺堪称高强。 但是他是卞家养大的,他是卞老头的义子,排行老二。 所以他不能忘恩负义,他不能背弃卞老头,尽管他很想跟着杨潮去杀贼,可是却不能够。 这次卞老头很想劳军,他主动请缨,起码去搜罗一些酒水,他跑了很久,在板浦附近才找到了一个没有被虏兵攻破的宅子,寨子是一家豪族的,他跟地主说了情况,那地主很痛快的给了大量酒水,还给他配了一辆车。 幸不辱命,卞二成功的拉回了一车酒,帮卞老头送给了军队后,回到一间许多人同住的大屋子,卞二直挺挺跪倒在卞老头面前。 “义父,让小二去给小姐报仇吧!” 所有人都看着这个抢马,找酒,劳军的好汉,卞二确实是一条好汉,在虏兵环视之下,他敢于孤身一人出营,长途跋涉找到酒水还送了回来,光这份胆子,普通百姓就没有。 卞老头却沉默了,沉默了良久,一声长叹。 “二子,我知道,你自小跟小姐亲厚,可惜你到底是个下人。哎,都怪老夫瞎了狗眼!” 说完,卞老头扇了自己一巴掌。(未完待续)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