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原乡_第三百二十一章 在老黑的《纯原乡》里挖呀挖呀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一章 在老黑的《纯原乡》里挖呀挖呀挖 (第3/3页)

东西很干净,耐读。我现在想回归那种风格,已经不可能了。

    高中时候,在本子上写了一首《一个人》,改了许多遍,写完很喜欢,“我把胡同条条穿过,多半,是躲避一群人,停留在一个地方,多半,是为了一个人”。

    还有坐车过程中写的《当》《自由旅行》《沿途印象》《行程》,都很有灵感,包括后来的《山雾》是目前最接近早期风格的一首,“像行程中跋涉的风和景,随手而作的诗也便于携带,”确实是很有感觉的一句。

    我在创作过程中比较注重印象点的强化,就像流行音乐里的副歌总是要重复一些词一样,不这样做,没法让人留下记忆,那样对我来说和没写一样,我是不相信什么无意义的就是艺术之类的。

    所以我写东西,往往会针对这首诗想表达的内容,对于其中的某些特质进行放大,以营造出这首诗独有的记忆点,虽然有些作者的作品也很好,但是写的东西让人看完记不住,对我来说这样的结果并不容易接受。

    举个例子,就比如《残酷天空》里,用了“背对灯火”“静止的蓝”“黄昏的忧伤”“流放”“刺骨的冷”“冰天雪地里的决绝和新伤”等词句,反复强化了天寒地冻让人心冷麻木的那种感觉。

    再有的话,就是我比较注重情绪的刻画,尤其是情绪和意象和呼应,以不断放大一种比如孤独的感觉。同样可以参考《残酷天空》,这首属于情景交融,既有画面感也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

    再回到古风类,讲一讲个人觉得比较喜欢的几首,第一首是《逐日》,写的很长,但比较难得的是每一段都还不错,主题自然是夸父逐日的故事了,回顾一下:

    “天地初分,阴阳渐渐分明,

    光明多么美好,黑夜多么空虚。

    我了解夜的孤独,于是懂得

    太阳,是我唯一的信仰。

    自由,就是脚下那如风般的矫健,

    和眼前飞速甩在身后的景色。

    有了美丽饱满的梦想,就追求吧,

    我知道我可以。

    爆发无垠无限的信念,

    跑的更快,飞得更高。

    一切汗水和跌落,管它值得,

    都为了通向更加广阔的天空。”

    这是第一段,交代了夸父追日的缘由,还是不错的,很有气势,后面的就不说了,想看的可以去回顾那一章。

    再往后,《荆轲》也很喜欢,前半段有画面感,后半段揭示主题,这首诗很简单,但想表达的意义有很多。

    然后是《小清新》那一章里的《山雨》,实在是很妙。

    再然后就是《诗里纷飞的美丽章节》。

    后面则是《云雨》《风吹漠》《戏缘桥》等,其实我感觉越往后自己越花里胡哨了,诗名越起越好,但相比之下内容空洞了不少。

    哦,还有一首《剪纸》,收录在231章《天边》,写的较有童心和怀旧感,小时候我也确实耐得住寂寞,大夏天的,在自己小屋里一坐一整天,没有手机玩,就在那用硬纸盒剪奥特曼和小怪兽玩,剪完用笔画上图案涂上颜色,怎么设计完全取决于自己,很好玩且适合打发时间,我表弟也跟着我学会了,他自己家都有一大盒,而我送给一个哥们过生日的时候一盒,自己还有三大盒,按照人物、技能、武器进行分类。在写《剪纸》的时候,我还想过要不以中国传统手艺为主题写一章,不过最后也没实行,没办法文化储藏量不行。

    后期中国风值得一讲的就是《风吹漠》了,和《山雨》一样,这首也有很强的故事性。

    山雨写的是山村里单纯的少年和姑娘相知相遇,最后相恋相守,这是一个比较圆满的故事。而风吹漠要忧伤多了,是一个书生,和一个江湖女侠,为了各自的精神追求,独自远行,最后相遇在一片大漠,他和她相恋过一段时间,最后忧伤分离。

    《风吹漠》(全文如下)

    这样走了,散了,

    繁华世界也看够了,

    然后笑着,说着,

    牵她的手也该放了。

    你说小城的灯火惹眼,

    所以要策马向西,

    一心寻找半亩的良田;

    我说山巅的云彩很美,

    于是我来到这里,

    独自想象那忧伤缠绵;

    你我都是慢马策鞭,

    看遍风雨,尝尽苦甜,

    在这浩瀚世界追寻浪漫。

    了解诗意,却读不出心绪,

    缘份相遇,总在心跳中躲避。

    在那遥远如山的梦中,

    我的肩膀靠着你的酒窝,

    在你的眉眼深处,

    藏着什么,是我看不见的难过。

    在这平淡如水的岁月,

    我的爱和恨都唱给你听,

    在你的腰刀柄上,

    刻着什么,是我不知道的蹉跎。

    月色漂泊,故事沉默,又晦涩,

    风吹荒漠,总教人泪眼婆娑。

    离开前的笑容,始终我都不配,

    你走后的难过,不再被人念说。

    这首诗其实本质上和我之前写的伤情诗是一样的,只不过文字优美一些,让伤情看上去没那么可笑。

    尤其是最后一句“离开前的笑容,始终我都不配”,如果这首诗是别人写的,被我偶然看到这里,应该也是要难过的。

    有的人失恋之后,总是说对方多好,是自己没用,配不上人家,事实就真的如此吗?如果真的是自己不好,为什么不骂那个离开自己的人,反而责备自己呢?

    真的用心去爱过一个人,就算有一天他(她)要离开,也不忍心责怪,只能笑自己,在心里骂自己,根本不配,宁愿独自承受所有骂名,从不肯怪对方无情。但,对方真的那么好吗,真的好为何还要狠心离开,难道他(她)不晓得自己也会流泪吗?

    只因自己才是用情至深的那个,最后受挫更重罢了。走不出失恋的痛,才找一个借口,自我催眠,把自己描绘成一个没良心的烂人,这样心里才会稍微好过一些。

    道是无情,却有情。

    这个世道,受伤的都是有情人,不会伪装和欺骗,也就“不配”说爱。

    这种说不出口的难过,自言自语的惩罚,谁知道呢?最后只剩下一个人的酩酊大醉罢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