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秦堪?秦堪是谁 (第2/2页)
,主要是怕医疗纠纷,一旦扯上了红包,那名声就坏了,医院还会要严厉的处罚。 不过,事实上,暗地里还是有收红包礼金的,越是大医院越多。 家属的要求是,你们要请最好的医生会诊,一定不能出问题。 于是他们请刘华龙会诊,但是,今天刘华龙很忙,已经是3台手术了。 秦堪来了。 秦堪从电脑里调出核磁的影像学资料看了几分钟,然后问宋晖的打算。 宋晖是副主任医师,和钟秋月是同一年晋级的,但技术水平赶不上钟秋月,他把想法说了一遍之后,请秦堪做指示。 “不行,你把病情估计错了。急诊手术,更要认真判断病情,这个病人病情相当的严重,大部分的胰腺已经坏死,这手术主刀,我来做。” 秦堪判断,他们几个吃不消。 宋晖、王斌吃了一惊。暗自庆幸,多亏请了他会诊,否则,这个病人可能会死在他们手里。 “需要和家属重新谈话。风险很大。我做手术也没有绝对的把握。病情来势很猛。” 秦堪决定和家属再谈一次话,刚才,他们的谈话肯定轻率了一些。 这病人属于极重型的坏死性胰腺炎,在普通医院,死亡率高达7成。 这是很严峻的事实。 患者的家属到了谈话室。 秦堪很出名那是事实,但是,老百姓并不是都知道景华医院有个秦堪,说实在的,普通人,他们平常怎么会关心医院的医生呢?都是在得病以后才会去关心。景华医院这么大,对医院不可能都搞清楚。 家属见一个年轻的医生找谈话,心里有些懵,什么意思? 副教授谈了话了呀! 家属有些不配合。 “不是说了没有大问题吗?” 家属中的一个侄子见过一些世面,他对秦堪表示了质疑。他甚至怀疑这个年轻医生也想收红包。 “病情很严重,刚才会了诊,比原先预计的要严重。”秦堪说。 “你是什么级别的医生?”患者的侄子问得很直接,医生是有等级的,他这样问,明摆着不想听秦堪的。
“我是主治医生。” “刚才你们有一个副主任医师谈了话。你说,我们应该听谁的?” 秦堪认真地说:“当然是听我的。我决定,这台手术我亲自主刀。” 侄子没懂,讥讽地问:“你?亲自?我实在是没有搞懂。” 秦堪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人家误会了。 “噢,是这样的,我叫秦堪。” “秦堪?秦堪是谁?” “……” 秦堪突然喉咙被卡住了,说不出话。 对呀,秦堪是谁,秦堪就是秦堪啊!这怎么解释,总不能说,秦堪是世界上最厉害的外科医生,如果这样说,患者的家属会怎么想? 最厉害的医生会在这里?早去了湘雅,早去了协和,或者早就被国外的医院挖走了,在景华医院,伱什么也不是才对。 秦堪脑子里寻找了几十个解释的言语,但是,最后,一个也用不上。 幸亏,宋晖出来了,有他来解释比较好。 “他,秦堪,我们这里大名鼎鼎的外科专家,我们请他主刀。”宋晖解释。 “什么,不是你主刀吗?”患者的侄子说。 “会诊的结果,病情太重,我们可能吃不消,最后请秦堪教授来主刀。”宋晖说。 “这有点不对劲,他不是主治医生吗?”患者的侄子问。 “是的,主治医生那没错,但是,他也是教授,并且还是湘雅的教授。”宋晖说。 “主治医生离教授还很远,这怎么可以?”侄子说。 “这解释,我也解释不清,反正,湘雅特聘他为教授。还有古巴国,授予他荣誉博士,功勋医生。国内外很多有名气的医生都是请他做手术。他做主刀,你们占便宜了,因为,如果是家属点名手术,他的价格比一般教授高多了,他要3000元。现在就免了。” 解释得比较到位了。患者家属这一边才开始听秦堪介绍病情与风险。 “我们不是推卸责任,但必须把病情的复杂性讲给你们听,希望得到你们的理解,万一出现意外情况,至少你们有个心理准备。哦,这句话表达有点问题,纠正一下,万一出现我刚才列的情况,你们至少听过这件事。如果你们理解了,那就签个字,我们得抓紧时间做手术。” 秦堪说完,家属其实也是无可奈何,一个一个把字签了,只有这个侄子不签。 你为什么不签? 我为什么签? 刚才你不是代表家属谈的话吗? 说话归说话,但签字那是他们亲属的事,我一个外人,签字有意义吗? 宋晖和他理论一会,根本就争不赢,秦堪转身走了。 他急着要做手术。 估计这个时候,王斌应该打开腹腔了。 果然,秦堪进去,已经看得到胰腺了。 没错,秦堪估计的很准,大约有三分之二的胰腺已经出血坏死了,必须赶快切除。 秦堪拿出本领来,很快就把坏死的胰腺切除。 不过,秦堪并没有就此把手,他吩咐把显微镜拿过来,他慎重一点,有几个地方,在镜下观察微小血管,已经有胰腺漏出胰液的情况,有几个地方,秦堪补充切除了一部分,最后才对王斌、宋晖说,可以扫尾了。 扫尾工作让宋晖他们完成,自己则退下来,把弯盆里的胰腺拿在手里,仔细观察。 他是在总结经验。 秦堪注意到,自从属性突破100万之后,捡拾技能的机会就少了很多,这次在湘雅,那里的人才这么多,高手如云,但是,他仅仅只捡到了昌云波的神经外科的技能,准确地说是脑干的技能。 而其他大佬,秦堪也见了不少,他就没有捡到新的技能了。 所以,他知道,今后再要提高,总结经验是必须的。 拿着切下来的胰腺,秦堪认真观察,他在问自己,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炎症?机理是教科书上讲的?难道,教科书就一定是对的吗? 别人提出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天真和狂妄,但是,秦堪提出这个问题,那就是天经地义的,他这种人,就是要多怀疑,因为,他怀疑的事物,他是有能力找到正确答案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