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这一刀下去结果会怎样 (第2/2页)
r> 也行,签了协议。 第6天,第一个病人的手术开始了。 这一次选择在景华医院做第一个,杨迪头一天晚上过来了。 自从世卫组织专员过来之后,杨迪和刘勇的关系也改善了,都没有谁嫉妒谁的问题,一个团队,是一个整体,大家都把技术搞上去才是正道。 他们明白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不是两个人之间的竞争,而是与世界其他人的竞争。 杨迪和刘勇都已经证明了,自己在这方面是仅次于秦堪之后的“着名”人物了。他们也确实被录入了“世界名医目录”。 手术前,他们三个人认真研究了手术方案,当然,事实上就是秦堪向他们解释怎么做这台手术。 颈髓的损失是完全的,秦堪决定把第3颈椎取掉,脊髓的两个断端切除一部分,这样,吻合口就很整齐了。 这个方案面临的问题还是有的,身体要整体缩短两个厘米,那么有些组织就会要折叠。 事实上,有些组织是不能折叠的,譬如血管和淋巴管,还有肌腱。 所以,取掉第3颈椎,还有一系列相应的手术。
如果换一个主刀,这是一个大问题。 但是秦堪不是问题,他能解决。 跟病人谈了话,把可能会有的问题都说了一遍,病人与家属都全盘接受,“所有的后果我们自己承担。” 其实哪里有什么更严重的后果?大不了就是没治好。 他们敢于拿自己做实验,也是基于这个理由。 手术是有些冒险。 秦堪自己都感觉到了,这种风险有点大。 这种手术失败了,那就永远不会有机会了。 按理,应该做半年以上的动物实验。 秦堪上了手术台都在问自己,这种风险,该不该冒呢? 都已经上了手术台了,还有什么多想的,按照设计的方案,做! 手术开始了。 他还是没有和骨科医生抢饭吃,脊椎部分还是让脊椎外科的专家做。 他们取下了第3颈椎。 秦堪接手。 他先做外围的手术,该缩短的血管,他让它们拐一个大弯,没有必要切断再吻合,那等于是换头颅,这个概念就有些吓人。 医学,可以换肾脏,也可以换心、肺等器官,但不能换头颅。 不是说这门技术有多难,确实也难。问题不是难,而是不应该发展这门技术,因为从医学伦理学上,这种技术很大概率会用在邪恶势力方面。 想想就明白,如果哪个大佬身体出问题了,他要想继续活下去,只需要换一个身躯,那这个世界还会安宁吗? 这种技术和克隆人是一样的不允许研究下去。 扯远了。 秦堪把周围的手术做完之后,即便是他这样的高手,也用了6个小时。 把脖子缩短两厘米,手术工程量是很大的。 刘勇和杨迪做助手,他们事实上并没有起到做助手的价值,大部分时候,秦堪是单口相声。 倒是湘雅脊椎外科的两名教授,后来上场,帮了秦堪不少的忙。 最后,是脊髓手术了。 秦堪拿着刀子还有些犹豫。 这一刀下去,结果会是怎么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