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七章 李家有女初长成 (第2/3页)
/br> 我都快嫁人了,这个李家meimei怎么好像在替他兄长说媒一样? 她兄长是谁? 如果林仪知道李兆先的品行之后,估计直接就会把厌恶写在脸上,正因为他不知道李兆先浪荡不羁的性格,也不知道李兆先身上得的病,她才会给李玗面子,至少为了让今天自己的差事能完成,顺利带着束修回去,为自己积攒一点嫁妆……她还是同意了亲手书写一句词。 自然是要等她教完书,临走的时候。 …… …… 林仪离开李府时,已有丫鬟将一个用信纸包起来的红封带过来。 里面有一些散碎的银子,还有铜钱,是给林仪的束修。 林仪恭敬接过,放到怀里,出了李府的后门之后还有小轿在等着她,那小轿是李府雇请来的。 请女先生回去讲课的规矩,要“轿接轿送”。 林仪上轿子离开不久,李兆先便从门外回来,径直进内院去找李玗。 “兄长,不辱使命,给你拿到了。”李玗很开心,就好像是得胜的将军一般,将由林仪亲笔书写的一句词递给李兆先。 李兆先大喜过望,拿在手上,感觉手都在颤抖。 李玗道“兄长,不是小妹说你,我问过女先生,她说自己已经许配人家,你这又是何必呢?” 李兆先哈哈笑道“嫁人又如何?我要的是她的字,又不是她的人,再说了……她嫁人之事早已不是秘密。” “谁?” 李玗好奇问了一句。 李兆先笑道“正是给我治病的张先生。” 这对李玗来说,就很陌生了。 虽然李玗很好奇和向往外面的世界,但她能走出家门的机会太少了,李东阳对于女儿的保护也是很周到的,那些容易“脏了耳朵”的人和事,是坚决不会让女儿知道的。 显然在李家的价值观中,张周不是什么正面角色。 是可以从自家任何人交谈中忽略的角色,他的事迹也就当从未在时下发生过。 李兆先当然也不会去打破李家约定俗成的规则,他兴奋道“终于可以拿给司马兄他们看了,哈哈,看来今晚花酒的酒钱有人付了。” 李兆先拿林仪亲笔所写的词,自然是要拿出去卖弄的。 就好像追星一样,如今林仪在京师士子圈子里如同女明星一般。 李玗的很多性格也跟她的兄长很像。 表现欲都很强。 没有那种生在大家,非要拘谨过日子的封闭心态。 李玗问道“兄长不是要在府上养病吗?兄长是何病?” 李兆先笑着,脚步已经忍不住往门口方向走“回头跟你说,记得有时间多陪陪你嫂子,若父亲问及,就说今日我要跟人做学问,或是便不回了!今天可真是多亏你了……” …… …… 乾清宫内。 李东阳得萧敬亲自相请,一路入宫,便立在朱佑樘面前。 他路上也问过萧敬,可萧敬对皇帝召见的意图则讳莫如深,一点消息都没泄露给他。 “李卿家,朕有些礼数上的事情不太明白,想请教于你。”朱佑樘道。 李东阳心下犯嘀咕。 以他的睿智,自然明白皇帝话语中有弦外之音,只是他暂且还摸不透。 “陛下请讲。”李东阳道。 朱佑樘认真问询“若是阙里的宣圣庙有灾劫,可有何说法?” 李东阳一听,大脑飞快运转,皇帝突然提到曲阜的孔庙,还说有灾劫……没听说过,那就可能是没发生过的,就是谶言,而这种谶言只有张秉宽所说的,才会有根据……皇帝不问礼部也不问别人,单问我……显然这跟我与孔家有联姻关系有关。 李东阳道“若宣圣庙生灾,则天有警之。不知是何灾?” “祝融之灾。”朱佑樘道。 李东阳一听,又是火灾?张秉宽这么牛逼吗?人在西北,就敢说孔庙要发生火灾?还是说张秉宽是暗示有人将会放火? 李东阳问询道“不知灾情如何,可有人员之损伤?” “尚未发生。是秉宽谶言,将在本月己未,也就是五天后,阙里宣圣庙将会有灾。”朱佑樘倒也坦诚。 有什么就说什么。 李东阳皱眉道“陛下,此等事恐不可信……” 这么说的时候,李东阳自己都有点没底气了。 如果是旁人胡说八道就算了,张秉宽……此人那张嘴真就是说什么中什么,现在唯一不知道的,他这么说到底是真的算出会发生,还是暗示某些人去完成? 张周当然不是胡说八道。 历史上弘治十二年六月己未,孔庙的确会发生火灾,这是还李东阳在孔弘绪的祭文中提到的。 “……己未,宣圣庙灾,会东庄在朝,公躬率徒众奔走拯护,素服庙哭,蔬食百日,如居丧仪。及朝廷命官修建,公虽不预经费,与其弟赞画为多……” 意思是孔庙发生火灾时,孔弘泰正在京师朝见,由孔弘绪亲自带人去救灾,而且还做了样子,又是素服哭庙,又是“蔬食百日、如居丧仪”,真就是把戏给做足了,其实就是为他儿子孔闻韶继位做铺垫。 而在《孝宗实录》中也提到这场火“己未夜阙里宣圣庙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