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二章 铁骨铮铮 (第1/3页)
“祖母急着让我娶妻,说是身为安边侯,若无子嗣,爵位早晚是别人家的,应当及早为将来做准备。” 朱凤一脸苦闷的样子。 娶妻对他来说,等于是架在火上烤。 张周道:“如果我是你祖母,可能也会这么劝你。知节啊,你对女人就真的连一点……想法都没有?” 朱凤瞪大眼,显得很迷茫的样子。 “也罢。”张周道,“没人能勉强你,我想成国太夫人的意思,除了要为你这个安边侯的爵位留后,也想让你们成国公府留后,谁让你和你大哥都没儿子呢?” “那……那也该让我大哥去,别找我啊?”朱凤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 “呵呵。”张周就差嗤之以鼻。 朱凤随即耷拉着脑袋道:“不过我也在想,如果能娶个有孩子的……” 张周心说,你还真是跟如今的小太子或是未来的小皇帝一样,在某些事上还真是会另辟蹊径。 “莫在我面前谈你心中怪异的想法。”张周抬手打断了朱凤的话,“你托我给你说的事,我定会帮你说,成不成不敢保证。至于令尊回京师之后,是否有资格回南京,那也不在我考量范围之内,也跟你祖母明说,我能力有限,帮不上太多。” “啊?”朱凤又是听了个一脸懵逼。 “你回去跟你祖母说,她自会明白我话中的意思,时间很晚了,恕不远送。”张周在下逐客令时也毫不客气。 …… …… 张周进了内院。 乘兴而去,败兴而出。 走出来时嘴上还在嘟囔:“除了一个身怀六甲的,这谁都不方便,怎又是这般光景?跟谁讲理去?还跟某人夸口说这冬天正是开枝散叶的好时机,到时候方便的时候又一起方便,看来还真是应该别府而居,这样我自己的时间也能岔开。” “老爷!” 刘贵立在外院门口,一脸很谨慎的样子。 张周皱眉:“你不是在南城宅子吗?怎到此了?” 张周迁居到城北什刹海的大宅之后,本来宅子里的女人也都相继搬来了新居,他也只留了刘贵等人在那边守着院子。 “是前宣府马总兵到了京师,去府上拜访,小的只能过来跟您通禀了。”刘贵低头哈腰道。 “嗯。” 张周点头。 “正好有时间,那就让他来见。”张周一边吩咐让人给他准备毛巾什么的擦手,一边让刘贵去通知让马仪来见。 …… …… 张周在自己的书房内见到了风尘仆仆而来的马仪。 “末将马某,拜见张公。”马仪也倒不客气,见了张周好似拜见皇帝一般,噗通便跪倒给张周磕头。 丝毫不掩饰他是张周的部曲。 张周端坐在书桌后,以平静的口吻道:“起来叙话。” “末将领命。” 马仪起身,恭恭敬敬立在那。 张周伸手示意,让刘贵给搬了把椅子给马仪,马仪这才很别扭坐下来。 张周问道:“都督府去过了?” “有去过。”马仪道,“兵部也点了卯,说是有可能会被发岭南效命,末将愿意听凭一切调遣。” 张周笑道:“你都已经是平虏伯了,大明的勋贵,去哪里不过是陛下的调遣,可不要有何想法。” “是,是。” 马仪很清楚他自己的造化是因何而来。 而且他也明白,现在诰券还没正式赐给,甚至赐不赐诰券也两说。 就在于最近大明获得爵位的人太多了,又是安边侯,又是新建伯、平虏伯,又是莱国公的,朝廷的意向,也是有功劳可以赏赐,但把诰券给压下来,意思是当一代的勋贵就算了,下一代赐个什么锦衣卫指挥使、佥事、千户之类的虚职便可。 这也是为大明府库开销的成本着想。 张周道:“其实你,我也希望你继续留在西北,但也不是说当兵的只有在西北才有用武之地,你也要把一些建功立业的机会让给别人。而且现在朝中对你非议的声音也不小。” 马仪虽因军功而得爵,但之前马中锡参劾他的内容,由刑部查过之后,发现一切都属实。 这就很尴尬了。 张周用了一个不得不立功来将功折罪的人,完成了一场奇袭威宁海的壮举,但在事后,就算是你罪折了,也不可能再把你安排在西北要害职位上。 不然谁都会以为,尽管犯错,只要巴结好他张周,回头取得个功劳,把自己的罪过就可以一波带走。 马仪必须要罚,这才能彰显出大明功过赏罚的态度,其实也算是给马中锡个交代。 毕竟马中锡还在宣府当巡抚,以其跟马仪的关系,二人是不会对付的。 “你想去哪?”张周问道。 马仪赶紧道:“末将不敢造次。” 张周笑道:“不是我要问你,是陛下给你选的机会,要么去东南靖海,要么去西南守边。” 马仪道:“末将希望能到东南。” 一看就知道是思忖过的,要放到外地当差,当然是要去相对富庶的地方,而不是守着西南边陲的山疙瘩,在大明,很多山疙瘩连路都不通,更别说是走蜀道这种高难度动作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