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不听好人言 (第3/3页)
> 屠滽好像是受到启发一般,握紧拳头道:“对!地动被他算到又如何?方士治国,总是乱国之始……咳咳……”
韩文心中也在想。 人家是方士,理据是很充分,可那又能怎样? 游戏规则,陛下都定好了,只要张秉宽离开京城,京师还是发生灾异,那以后言官就不得再把灾异的屎盆子往张周身上扣。 结果现在京城一场地动,这总不能赖在人在外地的张周身上了吧? 那皇帝到底是信任可以张口就能推算出地动,让百姓免于灾的张周,还是相信这些只顾着眼前利益而不顾大局的文臣呢? 这是个大问题。 “派人,去跟各衙门的人交通一番,把我的意思……告诉他们……” 屠滽有点要交代后事的意思了。 韩文道:“明日早朝之前,下官认为……还是不要走动为好。” 这时候,谁都知道你屠滽是众矢之的,如果文臣之间还频密走动,不等于是告诉皇帝,大臣还在谋划如何去针对张周? 这局输了那就是输了,咱不能不认输。 “屠部堂,倒是阁部那边,可以打个招呼,若是您要跟顺府打个招呼,问询一下赈灾之事,也不是不可。”韩文提醒。 屠滽问道:“赈灾?这点地动,会有大的灾情?” 韩文心,你现在又嫌弃地动轻了?那就是……张周危言耸听了?那地动到底来没来吧? 韩文道:“六部公廨修得自然是坚固,但城中一些泥砖的屋舍,怕就撑不住,还有城外到处有泥土的民舍。也不知回头是否还有余震发生。” “唉!” 屠滽一脸恼火,心中有气,却也不知往哪撒。 此时刑部尚书白昂已经派人过来跟屠滽商议事情,韩文道:“下官先去接待!” “嗯。”屠滽点头,人都已经有些晃神了。 …… …… 京城地震。 人在内阁值房的三位阁老,却是在地动之前,就已在屋外办公,也是因为皇宫内布置周到,还专门给搭建了帐篷。 刘健三裙也挺开明的。 用谢迁近乎调笑的话,出来办公是为了给张周安一个“折腾臣僚”的罪名,如果地动不来,那就是妖言惑众,还把臣僚给这折腾不轻,那黑锅扣起来更方便。 这就很合理解释了内阁三人也是怕死的。 “还真地动了……” 在地震发生之后,内阁三人站在帐篷之前,看着周围的景观。 几个中书舍人在不远处感慨。 谢迁苦笑着望向两边的两位,大有用眼神请示之意。 好似在,你们俩给分析分析,明朝堂上怎么? 李东阳道:“京师这场震,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张秉宽给酿成的。” 谢迁笑道:“得好像他是神仙降临一般。他也不过是有一些术术傍身,能推算出他人所推算不到的事情罢了。” 刘健面色漆黑。 显然以刘健的格局,很清楚意识到,这次跟张周的斗争,文臣已经彻底失败了。 谢迁道:“这场地动,分明也是灾异,岂能就跟他张秉宽无关呢?” 李东阳道:“于乔,你到现在还没明白?是否有关,本身就无法界定,全看陛下和百姓是否相信。光是朝中同僚对此笃信,是毫无意义的。” “哈哈,有道理,有道理。”谢迁笑着道。 刘健瞅了谢迁一眼道:“你倒很轻松?” 谢迁笑道:“我本就不支持以灾异之事攻讦于朝中大臣,无论张秉宽做事对错,或是与我等有何宿怨,都该用朝廷的方式去解决,这种无赌指责进行下去,朝野上下只会陷入到猜忌和纷乱。” 李东阳没好气道:“怎到这会,却要彰显你自己看得透彻?” “明日一早,上奏请辞。”刘健道,“请辞的奏疏,自己掂量词句,便不用我提醒你们了吧?” 谢迁和李东阳闻言也不由心生感慨。 无论这场灾异是否是上的京师,但作为大臣,尤其是顶级大臣的,可不能不识相,以灾异来行请辞之事,还是要做的。 别是张秉宽没被这场灾异反噬,反而是他们一个个要被张周给排挤下去了。 …… …… 京城地震。 影响范围很窄,震级也不高,城中没有屋舍坍塌,城外倒是有民舍倒塌,却也没发生人命损伤之事。 如之前的雹灾一样…… 都是灾情一般,但因为提前被预警,那这就有法了。 到底是本身灾情不严重而导致没人命损伤?还是因为提前预警之后,人有了防备,才没有损伤? 跟张周作对的人,自然笃定是前者。 而那些对张周能力推崇的人,则更倾向于后者了。 连冰雹和地震都能推算出来,让我们防备,那灾后没有大损失,这功劳难道不应该往张周身上归吗? 人在运河上的朱厚照,却是在第二一早起床准备上船时,从北边来的人口中得知了京城地震的消息。 “公子,真发生地动了,听整个京城的人都有所防备,没出事。”刘瑾凑过去道。 “正常。”朱厚照道,“都知道有地动了,不防备,那就是不听好人言吃亏在眼前。继续上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