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4K章节 (第2/2页)
> 能够考上那当然是好,毕竟能做官在大明的老百姓朴素的认知当中是光宗耀祖的。 很直接的说,九代不得参加科举,这已经足够彻底废掉一整个家族了。 现在一个读书读出来了的士子,本可以有着大好前程,甚至支撑起家族的繁荣,却因为一时的嘴欠而导致自己功名被革除,人也贬为贱籍不说,家里九族都受到了牵连,几乎可以注定他家必然的没落。 “慢,且让他说,孤今天倒是要看看,他这张狗嘴里还能吐出什么象牙来。”朱瞻坐在马上,抬手阻止了王一,随后又看向眼前的士子,好笑的说道:“儒门最重礼法,夫子教的三纲五常、君臣父子的道理,你莫非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孤哪怕就是祸国殃民的jianian佞,现在也是大明皇帝亲封的一等亲王,按我大明的律法和礼法,你哪怕是受到优免的士子,也该先对孤行礼。 然而就在此时,一旁的另一群锦衣卫无疑是认出了朱瞻,赶忙过来向朱瞻行礼。 考不上进士却也问题不大,能够有举人甚至是秀才的功名,在地方上已经够维持家族的繁荣和传承,让整个宗族都受益了。 这么离谱的事他们敢写,应州大捷被生生抹杀,可后世有人信吗? 问不出来什么,可以把他当散播谣言的幕后黑手的同党来处置。 大案办成了好处是上头的,他们这些底下办事的是最累的,同时也是挨骂最多的。 所谓三代不得入仕,指的是从他开始往后三代之内不能再有人做官,而入庠则是参加科举考取生员资格,这在古代来说几乎可以说是除了砍头抄家灭门之外的绝罚了。 毕竟之前皇帝才遭到刺杀,万一又有不开眼的玩意真冲撞了郑王殿下…… 谁让你家九代不得入庠呢?还是九族都九代不得入庠,家里的亲戚朋友全都受了无妄之灾。 他们在第一时间就扑了上去,一刀鞘就把这大胆狂徒敲跪下了,两把钢刀就直接架在了他脖子上,但凡他有什么危险的举动,立刻就会人头落地。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真正的杀人诛心,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后悔和罪孽。
再加上朱瞻还让人贴布告,诏告全城,让他家的名声都臭了,以后根本不会有人愿意和他们家结亲,等同于这个家族都传承不下去。 至于说朱瞻刚才交代的那些,那可不是这名士子散播谣言的惩罚,而是他侮辱了朝廷亲王、目无君父和大明律法的惩罚。 毕竟这种一看就是个读书读傻了的家伙,着实没什么威胁性,就更不提他说的那些话,对于朱瞻来说根本毫无杀伤力。 要知道古人最重视的就是读书考取功名,然后光宗耀祖。 但朱瞻对于自身的安全并不太在意,想要真的刺杀他除非是来个金丹修士,否则都是白搭。 所以,对于眼前这个敢于跳出来骂自己的士子,朱瞻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的,他想知道这小伙子能给他带来什么乐子。 甚至会因为这个事,整个家族都被人看不起,受尽侮辱和欺负。 三代不得入仕还问题不大,朝廷开科举,一科能够考取进士,最终得到官职的只是极少数人,正常情况下三点之内没人能考上进士去做官也不是啥稀奇事。 就连后世传说被灭了十族的方孝儒,不也还有后人存世吗? 但九代不得入痒这就不一样了,可以说只要大明王朝不灭亡,他家往后数九代都不能读书做官,只能去做其他事情,这在封建时代等同于直接砍掉了他和他的家族社会地位和阶层往上跃升的通道。 朱瞻听不清他说什么,也就懒得再费功夫,无奈的摇了摇头对王一说道:“你去找曲阜的学政,告诉他此事之后把此人功名革掉,再去衙门把他的户籍改为贱籍,另外把他九族都打入另册,三代之内不得入仕,九代之内不得入庠。 要是运气好,真的问出点什么来了,那说不得他们锦衣卫这次不仅不用吃挂落,反而还能立上一功。 很显然,革去功名,九族三代不得入仕、九代不得入庠对于他来说打击太大了。 “锦衣卫殿前司百户王一叩见郑王殿下,王爷千岁!”一群锦衣卫在朱瞻马前行礼,只有为首的百户才敢同朱瞻搭话:“王爷您这是刚从城外回来?如今这城中宵小未净,您身边又有女眷,万一有人冲撞了可就罪过大了!不如由属下派人保护殿下?” 斑斑青史又如何?悠悠众口又如何?这种事情对于朱瞻能有什么影响? 文人那根笔杆子是厉害,朱厚照和蒙古人一场大战,两军对垒十几万人打了几天几夜,朱厚照亲自带兵冲杀,蒙古小王子都杀到他面前了,文人硬是只记载双方伤亡不到百人。 这种事情后世都解决不了,跟封建王朝的特务机关说要文明执法?属实大可不必。 纵然殿前司负责的是护卫皇室和皇宫,被人骂这种事落不到他们头上,可锦衣卫的名声要是臭不可闻了,他们也好说不好听。 毕竟,幕后黑手的目的就是要搞臭朱瞻的名声,这小子跳出来的时机如此巧合,说的话又都是是非不分颠倒黑白的谣言,很显然是知道点什么,又或者是被人当枪使的。 不过这人既然敢跳出来,自然也是个不怕死的,就算被钢刀架着,他依旧咒骂不休:“朱瞻!你这祸国殃民的jianian佞!你蛊惑皇上穷兵黩武,征讨藩属,毁我大明江山,你必不得好死!你堵得住我的嘴,你堵不住天下人的嘴!你就是我大明的秦桧!赵高!” 所以王一可不敢怠慢,对着自己的手下就招呼道:“去让那边兄弟过来搭把手,把这小子带回去好生看押,其他弟兄跟我一起护送郑王殿下!” 说完,也不待朱瞻拒绝,王一便如同狗腿子一般的来到朱瞻的马前,牵住了他的马缰绳,显然是要给朱瞻牵马。 朱瞻见状也懒得说什么,毕竟刚才这么一闹,他也觉得还是身边带几个人比较方便,于是便任由王一牵着马向前行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