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 放眼海洋 (第1/2页)
第330章放眼海洋 对于朱瞻基的邀请,朱瞻表现得兴趣寥寥。 在他看来,如果只是平定交趾的叛乱,有朱瞻基自己就已经完全足够,根本不需要他横插一手。 要是朱瞻基在有了阿青和郑和船队的辅助下,还做不到平定交趾的叛乱,那他也未免太过废物了一些。 要知道前往交趾平叛,朱瞻基的这一支部队只是援军,真正的主力是永乐九年就在交趾平叛的英国公张辅和黔国公沐晟。 尤其是英国公张辅,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讨伐交趾的陈朝叛军,早已威震西南,令当地百姓和叛军闻之色变。 可以说自永乐二年张辅接替病逝的朱能执掌大军征讨安南以来,陈朝余孽就和英国公进入了反复拉扯的状态。 张辅在,安南望风而降,张辅回京,安南立刻举起反旗闹得风生水起。 以至于英国公张辅自永乐二年起,到永乐十三年张辅被宦官弹劾调回京城为止一共四次征讨交趾,剿灭了胡朝胡季、后陈朝陈季扩等安南势力的叛乱。 如果不是后来出了宦官弹劾的事情,让张辅被调回京城,后面又发生了宣德弃地的事情,导致十几年的征战全都打了水漂,以张辅的能力,完全能够平定交趾,让自唐朝灭亡以来脱离中原独立四百年的交趾重新回到了中华版图之中。 尤为可惜的是,张辅这般名将,却在七十五岁高龄的时候被迫随堡宗北征瓦剌,于土木之变中阵亡,享年七十五岁,次年被追封为定兴郡王,谥号“忠烈”。 其征交趾之功被时人誉为“复我中华数百年之故地”的大功,后世多以张辅不得世守交趾为恨。 可以说有张辅在,平定交趾的叛乱根本不是问题,朱瞻基这次去只要他别瞎指挥,按部就班的配合张辅,就能够混一个成绩不错的平叛军功。 而这也是之前朱瞻之所以提议让朱瞻基去交趾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他是希望朝廷能够稳定西南的局势,进一步开发南洋,让东南亚成为大明下一步扩张的方向。 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朱瞻基能够积累一些军功,不至于说和自己差的太远。 真要因为朱瞻基比不上自己守不住太孙的位置,到时候要让自己继位,对于朱瞻来说也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的。 ―――――――――――――――――――― “平定交趾的叛乱……”王府的书房内,孟青鳞听着朱瞻的介绍,了解了这次究竟是怎样一个局面之后笑道:“你大哥这次可算是白捡了一个军功,他根本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要让军队守住沿海的城市,稳扎稳打的推进把叛军往英国公面前赶,就能够让这次平叛取得大胜。 你还真是给你这个大哥找了个好差事,白捡这样一个大功,又能够拉拢军方势力,他的太孙之位怕是稳如泰山了。” “如果我真要争储,他现在就已经不是太孙了,没有必要。”朱瞻摇了摇头,随即笑道:“坐上那个位子劳心劳力,又怎么比得上我做逍遥王爷自在舒服? 天天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奏折! 青鳞你知道吗,我爹在爷爷出征的时候监国,每天可是要批两百斤奏折的! 你别看他那么胖,那是病!如果不是我用朱果替他延寿、又帮他调理身体,他也没几年好活了。 这还是太子,大明最有权势的人!所以我是吃的有多撑,才想去坐那个劳心劳力的位子!” “话虽如此,可要是告诉天下人有机会能坐上那个九五之尊的位子,不也还是有无数人趋之若鹜吗?你那个大哥,怕是早就按耐不住想要登基了吧?”孟青鳞坐在朱瞻的身旁,向他调笑着。 以她的眼界,加上朱瞻的介绍,如何能不知道朱瞻基想要坐那个位置的想法。 对此朱瞻只是摇了摇头无奈叹息道:“若是当年,我也会有这个想法,甚至想要和他争一争高下,但如今……劳心劳力的事情还是他们去做吧,我只做我想做的事情。” “你想做的事情?我怎么觉得你想要插手这次西南平叛的事情?”孟青鳞对朱瞻是了解的,她自然看出了朱瞻想要插手西南的想法。 对于这一点,朱瞻并没有否认,只是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不过我的目的不是西南和交趾,而是整个南洋。” 听到朱瞻这么说,孟青鳞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说来听听。” “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