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南汉户籍 (第2/2页)
“此尚不含南中诸郡户籍,若合南中百姓,巴蜀当不下一百六十万余人。今兼并巴蜀,国力大增,殿下自然欢喜。” 南方各州的人口数据,在东汉时期失真尤其严重。 由于东汉以治下人口为考核数据,处于蛮夷地区的郡县为了邀功,大量谎报不能上缴赋税的蛮夷数目。 永昌郡,位于云南保山市,其管辖其余覆盖至缅甸北部。如此荒凉的地区,郡守上报户籍两百万人。 益州的巴郡地区十年间,可以出现八十万人的浮动缺口。 当时户籍上益州人口700万人,这样看永昌郡、巴郡的人口数目怎么让人相信? 故在诸葛亮的主持下,重核了荆、扬二州的人口,今下巴蜀又重核了益州人口数据。 荆、扬、徐三州人口数据多少? 在此前的核查中,三州户籍约在六十余万户左右,人口数据在三百多万。 若能彻底拿下交州、南中,深入掌握交岭、南中诸县,再算上益、梁二州,能为刘备缴纳赋税的百姓,当有五百多万人左右。 至于整个南方的汉夷数据,霍峻则是真不知道。 刘备品着茶,微叹说道:“口虽有数百万之盛,兵有十八万之众,然与曹cao治下中原相较多有不足。如按孔明言,天下三分,曹cao得其有二,孤得有其一。且这其一之中,南中、交州尚未归孤所有。兴复汉室,不知何时能成!” 这几场仗与曹魏打下来,即便取得不少的战绩。实际上多是借用了地利,或是趁着曹cao大军远离,从而建功取胜。 如金口之战,霍峻利用水战、地利、火攻、夜袭,大举击败曹cao。
合肥之战,霍峻趁着曹cao远离江淮,利用水决,围点打援,分而击之。 汉中之战,陆逊守备汉中,霍峻偷击成功,利用秦岭山道,逼退曹cao大军。 以上三仗除了合肥之战外,曹cao属于进攻方,刘备属于防守方。接下来角色互换,则是不好说了。北魏的人口优势将会放大,而填线作战则非南汉之所长。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南中、交岭非不可取,因大战方休,曹贼在北,无暇顾及。若欲收之,遣将征讨,兵至则郡归,地民则可归置。” “料观北方之形势,古来得民心者,得天下。曹cao以暴治民,主公以宽待民,此为主公之胜。主公善治军民,择机而伐,兴复汉室,大有可为。” 北伐岂是仓促可下? 寿春、襄樊、祁山皆中原之坚城,堵住南方北上中原的道路。 纵葛公用兵受制于祁山,姜维畏祁山而转攻陇西;襄樊、寿春之固,令南朝军士为之头疼。 刘备放下茶盏,笑道:“北伐从长计议之事,孤若不成,尚有子嗣。子若不成,亦有孙辈。世代北伐,终有功成之时!” 简雍不客气的打断,说道:“主公岂可轻言天寿之事,此为大不吉之语。” “宪和所言有理!” 刘备笑而抚须,说道:“孤年岁已长,从今岁以来,多有左右劝孤立嗣。孤深思多时,欲立寄奴为太子,不知仲邈以为如何?” 霍峻迟疑半响,说道:“寄奴虽天资聪慧,但年岁尚幼。主公身体健壮,何不如再观察几载,不必早忧太子之事。” “宪和以为如何?”刘备复问道。 简雍收腿而盘,说道:“若雍记忆无差,寄奴已有九岁左右。九岁之童,学识渐长,心智微成。主公可按霍督之语,于考察二年,越明后年,若学有所成,则可立为嗣子。” “简君所言甚是,峻也以为如此!”霍峻应和道。 “也罢!” 刘备沉吟少许,笑道:“且按二位之言,多观望二年,再做决断。” 霍峻似乎想起什么,问道:“敢问主公,去岁言讨山越、五溪之事,孔明可有决断?” 刘备捋着胡须,说道:“孔明言,春时,收麦种稻;夏时,百姓农忙;秋时,收稻种麦。唯有深秋初冬,动兵不伤农时。故孔明欲在秋冬之季,出数万兵马,平五溪、山越二蛮。尽量于春耕前,息兵罢战,以免耽搁麦收。” 闻言,霍峻微微颔首,感慨说道:“似孔明这般用兵,何言征战伤农乎!” 诸葛亮与寻常将领最为不同之处,他作为执政者,行军作战,往往会考虑到农业生产,再制定方针作战,减少战争带来的伤害。而这也是霍峻与他论战的时候,敬佩诸葛亮的地方。 ps:北魏南汉的人口比在2:1,如果想书友想了解我推算的数据,或是有异议,周府可以发单章聊下具体数据来源。 当然也欢迎书友贴出异议数据,互相探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