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九十三章 台湾贸易记(一) (第1/2页)
话说杭州这第一批货物在郭勿语的力劝之下,没有北上倭国贸易,别看倭国那里正是闭关锁国时期,但是这八大头商中,可是有和幕府关系不错的家族,虽然禁海这么多年了,可关系和路子还在;他们也没有南下澳门,那里的生意路子大家也都熟悉。 这一次,他们全都直接去了台湾。 不管他们去哪了,鲍威参谋收到了到杭州以来,海贸出关的第一笔海关银子,但是数目真不多。 他想,这怕是长年禁海带来的弊端,可叹哪,若大个杭州,才出了这点丝织品,怕是现在都赶不上了泉州了…… 后来他才知道,自己对各大海商的私货存量估计不足。 这时,他手里还有海安大队折算给他的战争赔偿财物,这样加在一起,他接着又发了几个小包。 把炸毁的城门区都清除了! 把可用的长条砖都用来铺路! 把炸毁的人家重新修建! 把阴沟都重新掏了! 把垃圾定点定时清理了! 这样的小包小工程,杭州的泥水匠们和诸多力工们表示喜闻乐见,人家没有用谁去组织啊,管理啊,连管饭都没有用,几天工夫干完活了。 第一次时,鲍威参谋当场发银两,还专门多找了几个海安陆战队员来,这点钱不是怕人抢了,是怕一会儿他们分钱时再打起来,在那面的世界嘛,这样的事情怕是会出人命的,钱财动人心啊,都想占点小便宜,这是一个天然的矛盾。 但是让鲍威参谋有些失望了,没有打起来,他们还真的快速把银两分了,还去商家借来大剪刀剪碎银子,还弄个破破烂烂的像是天平一样的东西称来称去。 他们竟然还能是排队领钱…… 鲍威参谋心中有些不满了,我们用藤条和劳动才慢慢建立起的秩序,你们一帮子泥水匠和力工们,天生就有了?别来气我们说,我们遇到的人都是素质差的。 鲍威参谋把那个临时当头的人喊了过来问道:“你们真是临时组建的?” 那人要给跪,鲍威参谋马上说:“站直了和我说话!” 那人吓了一大跳,站得笔直说:“小的们真是临时组建的,大家在这一行里做久了,彼此都了解对方……” 鲍威参谋乐了,想,看吧,对他们来说,秩序只能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和熟知的关系上,和素质啥的,没有一毛钱关系。 那人见鲍威参谋乐了,马上开始胁肩谄笑地说:“大人,还有这样的包吗?” 鲍威参谋说:“有的是……你别急,注意看军政府的布告就行了。” “大人,大一些的包也成,我所认识的泥水匠有无数了……” “你们又来这样的大话……我现在要把这些城墙拆除大部分,只留着一部分观赏,你能干了?” “……” 一时间,鲍威参谋忙着狠抓他的治安工作,不时地发些小包;侯东方队长忙活着建自己的后勤基地,从总部不停地往这里运送货物;孙瑜大队长则领着一千五百名海安陆战队员,去清理外围的治安隐患,要知道在天台大乱战中鞑虏还跑了一千多呢;至于吴化龙大队长的特工大队,去周边山区剿匪了,但是他上报的计划是山地做战演练…… 总之,可以忙的事情众多,没有人去关心那群商人去了台湾会怎么样…… 但是杭州这支商队从台湾热兰遮城回来后,那些大户们却变了样子。 本来这次出航,哪里用得着主掌家族的人亲自出马?毕竟都是小小不然的仓库底货,真正的私货,哪里敢一下子拿出来?这都是多年来的经商经验了。 但是郭勿语却是带头要去,理由冠冕堂皇,为郭家再开一条商路,这样的重担子,只能自己来挑……但实际,他想去看看那神奇的,可以自己转向的,看似不甚颠簸的四轮马车。 一个人的不同爱好可以为一个人带来不同的命运。 连带着去和回来的时间,加上闲逛,一共花费了三七二十一天。 但是这三七二十一天,却改变了他太多,毕竟他是亲眼所见,而其它大家族都是着几个心腹cao持,这其中的话语转换,情形描述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酝酿和发酵。 但是郭氏家族不用了,他们的主掌之人,郭勿语,直接决定,接下先前那第一个大包,他以前哪里想到会是这样! 若是真要收三十年的过河费用,区区六万两银子,挣回几倍了。 更为关键的是,这一笔投资算是一笔投名状了,我郭家就和你汉唐集团绑在一起了…… 鲍威参谋和侯东方队长相视一笑,看吧,还用做啥思想工作?人家是主动的。 鲍威参谋好奇问了一句:“你咋变化这么大呢?你买到车了?” 郭勿语用力点头说:“我等订购到了!那台湾真是大大的不同啊……”—— 事实上,这些杭州海商们的两千石以上的大船,早些还被鞑虏强征了一些。 鞑虏在决定南下时派出去偷袭的那只船队一直没有被发现,台州地区没有见到过他们,杭州地区也没有见到过他们,台湾方面也没有见过他们……他们好像凭空消失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