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一首接一首的钢琴曲 (第3/3页)
/br> 执着且孤独的活着。 随着电影的播放,一个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呈现在观众眼前。
游轮遇到狂风大浪,颠簸不堪,船上的人东倒西歪、晕船、不适……然而1900却丝毫不受影响,他在钢琴前坐下来,弹奏钢琴。 钢琴在船上滑动,他也跟着滑动,淡定自如,钢琴美妙的旋律依旧。 这次周游弹奏的是贝多芬的《欢乐颂》,钢琴版的《欢乐颂》。 解开了轮锁的钢琴在船内滑动,1900享受着音乐的弹奏,仿佛他的世界里只有钢琴和音乐一般。 影厅里观众们也被惊艳到了。 “这是什么曲子?好好听。” “应该是周游的原创吧。” “这次不做背景音乐了,周游直接给我们弹出来。” “好喜欢这个场景。” “优雅!!优雅至极!!1900弹奏钢琴的样子优雅至极。” “周游和导演是懂优雅的。” “啊啊啊啊!!越来越爱1900,越来越爱这部电影了怎么办” 影迷们已经被征服了。 但这仅仅只是开始。 这一段被称为最“浪”的片段,当然,它也是浪漫的……属于1900一个人的浪漫,当然也是他和他的好基友的浪漫。 1900出色的音乐天赋、钢琴演奏技术受到无数客人的称赞。 麦克斯说, 如果他下船会有大好前程,在陆地发展,他说不定会是一位伟大的钢琴家、音乐家。 问他为什么不下船。 他说:“为什么为什么?我认为陆地上的人们浪费了太多时间问为什么。冬天来临时巴望着夏天,夏天到来时,就已经开始害怕冬天,所以人们永远不厌倦旅行,总是在寻找四季如春的地方。那样的生活不适合我。” 接下来! 便是整部电影最精彩的部分。 斗琴!! 《小星星变奏曲》热身。 1900“四手联弹”《野蜂飞舞》技惊四座。 看到这一段影厅里的影迷们彻底沸腾! “疯了!!疯了吧?” “卧槽!!太酷了,钢琴点烟?” “这场面我能记一辈子!!” “好燃!!这一段看得我热血沸腾。” “这就是那段斗琴片段吗,我的天,忽然有一种我也想要学钢琴的冲动。” “而且这两首曲子都是原创!!” “我脑子了有蜜蜂在嗡嗡飞舞。” “好喜欢那首一闪一闪亮晶晶……” 影片在这里进入了一波高潮。 1900不仅征服了电影中的人,也用音乐征服了影厅里的观众。 而与此同时, 电影的另外一条线也在进行着。 游轮已经荒废了,相关部门正打算将之爆破,而一辈子不愿离开游轮的1900似乎还在游轮上。 和《泰坦尼克号》一样,《海上钢琴师》采用的也是双线叙事的结构,推动着故事前进。 故事再次回到那张唱片! 那张唱片正好是1900在游轮上录制的,是有人专门找到他,希望将他的曲子录制成唱片。 他答应了。 也录制了。 其中有一首曲子是他弹奏给他喜欢的女孩儿的,这个女孩儿有着金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睛。 她叫爱丽丝。 而他弹奏的这首曲子, 也正好是《致爱丽丝》。 周游在写剧本的时候,有意将许多地球的名曲融入到电影中,让这部电影更具有艺术性。 《致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是贝多芬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的作品。 这首曲子使用用回旋曲式写成,结构是ABACA的形式。A为整首小品的叠部,B、C两部分则为两个插部。A部分有三小乐句,共22小节,B部分分为两个小乐句,共15小节,而C也可分为两个小乐句,共22小节。全曲不计反复部分共103小节。 尽管《致爱丽丝》只是一首演奏时间只有3分多钟的小品之作,但也可以说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一个浓缩体。 柔美动人、短小精致。 是流传全世界的名曲。 一首首钢琴曲呈现着。 电影也在这时候走向了尾声。 他没有下船。 走到一半的时候! 他倒回去了。 然后, 在许多年后,随着废弃的游轮被炸毁,1900也在那场爆炸中,随着这炸毁游轮的火光、碎片永远消失在这个世界。 全片结束! 影厅内, 影迷们寂静无声。 …… …… 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