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第2/2页)
没有别的问题。 当时也正是因为只看到了这一点,才会将其招入流动站。 毕竟,华清人才确实在流失,病急乱投医下,对于人才的吸纳与渴望确实很强烈。 这些事,崔教授以往也是知道的。 但若是没这次事情的发生,确实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怪我,怪我。” 崔老摇了摇头,心情好了不少。 出现问题,未必全是坏事,发现晚了,也总比没发现强。 现在唯一需要做的,不是任何所谓的反思,分析,羞愧,恼怒,气愤。 而是“解决问题”。 念及于此。 崔老开始着手布置下去。 科研流动站,是链接高校与企业的重要一环。 不仅为企业输送高端人才,也解决高端人才的就业问题。 但这个流动比值实际上比较低,只有不到百分之40。 为了加速刺激数据,能够留住更多人才,拉拢更多人才,合理应用更多人才,之前的崔老是进行过一系列运作的,张开润便是那个时候来到华清科研流动站的。 如果因为张开润的个例,彻底打破所有刺激手段,显然是因噎废食。 但这个“噎”,还不得不严肃处理,必须处理。 “既然是流动站,那就流动审查吧。” 崔老皱着眉,在纸上记录着。 一个人员随机,检查目标随机,choucha时间随机的完全流动性审查组的雏形,便开始出现。 “希望可以起到一些鲶鱼效应吧。” 越是一个高学历,高能力的人。 若是皮古歪了,想搞事情的时候,破坏力就越大。
监管审查不能停。 “这是对已有的.那没有的呢?流动站招收各个专业,各个高校博士的时候,这方面的审查力度同样要更大,更严” 华清是国内的顶尖高校,有时候,是很能起到带头作用的。 起码,这件事上,的确是带头了。 大家一看,嚯,华清那边严肃审查了? 这怕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或者有点啥说法? 不行,那我也得跟一波。 于是乎。 一个简简单单,又复复杂杂的连锁反应,便在斗智斗勇大开脑洞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几乎很难有人能知道。 学术圈突如其来的巨大震动。 居然单纯只是因为一个弱智一时没绷住,开口反驳了几句所引起的连锁反应。 鬼知道有多少人因为这点事而倒霉? 李景霖肯定是不知道的,就算知道了,估计也不会有啥羞愧之心。 高低也得笑两声。 当然,顶多笑两声,再多就不会了。 在短暂的休息过后,新一轮的工作顺势展开。 很快。 一百周年晚会的节目安排全部出炉,并且开始针对性的进行排练。 这个时候非常严格,工作也非常的多。 因为,到了这一步,已经不是去熟练个人节目的时候了。 而是如何设计这个舞台,设计本次晚会的表演,以及熟悉这次晚会的安排。 内容相当多。 即使是李景霖,也被节目组叫来,与其他几位同为器乐类表演的指挥家,乐团长,共同对场地的音色进行测评。 尤其是这一次测评,更是离谱。 会场不只是一个,而是会进行各地联动,并且拥有室外表演场地。 能到会场看的人毕竟只是少数,但晚会还是要推行。 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多设计了户外的场地,不仅能容纳更多现场观众,还可以在表演完毕以后,室外与室内表演结合,穿插录制,打造一款网络版晚会。 也就是说。 李景霖一行人,需要跑两场演出,并且对两个场地的声学条件进行辅助性质的测量与安排研究。 而作为一众音乐家们共同认可的最强听力,李景霖直接被众人架起来抗起大旗。 “这边声音不是很均衡,低音很强烈,高音很不错,但中音的回响缺了一些,所以会发空。” 李景霖的话,顿时让不少外行愣住了。 笑死,压根听不出来。 而内行呢?则是心里连连卧槽。 不说没觉得哪里不对劲,只是感觉有一丁点怪,很可能都注意不到。 但仔细一听,还真是那样,完全有优化空间。 廖常勇在一旁也被其他音乐家簇拥着,一起看着李景霖,连连咂舌。 “啧啧,李景霖这耳朵确实没的说啊” “这真的是又有天赋,又有天赋,还有天赋啊” “老廖,这么厉害的人,你们学院真是捡了大便宜。” 听到这句话。 廖常勇也下意识的点点头,感慨了起来。 “是啊,好厉害,总能听到点人听不到的东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