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讲述家乡故事。 (第1/2页)
第506章“讲述家乡故事”。 唯有真情动人心。 在歌曲唱完以后,弹幕顿时滚动起来。 【再来一次!】 【.突如其来的刀。】 【虽然我不是东北人,但我听了也想家了】 弹幕滚滚中。 也不知道这背后到底有多少人破防了。 东北的人口流失,相当严重。 而对于漂泊在外的东北人来说,最催泪的,其实是坐在绿皮车上的那一句不带感情的通报。 黑白色调中,那一抹红,最是动人。 游子离乡,外出打拼,为的就是一个衣锦还乡。 反而是一首十分叙事的歌曲。 滚动的弹幕中,尽是赞美。 直到不经意的什么时候,便突然唤醒了这种复杂的情感。 emo那就对了。 似乎便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乡去奋斗。 那现实所流露出来的情绪,便已然足够强烈。 各种回忆便裹挟着种种复杂的情感,一股脑的往上涌。 “列车前方到站:山海关站。” 【泪目了兄弟们!】 第二次听。 【你这歌都给我唱emo了。】 可现实世界中,真正能够做到衣锦还乡的又有几个呢? 外出打拼所遇到的生活问题,实在是有太多的身不由己了。 从战争时期,被打散编制,散落全国各地的东北军,就一直在望着家乡的方向。 而这样的例子,完全不只局限于东北。 而此时,在观看着直播的老根儿,五大三粗的汉子,已然是泪流满面。 但在描述着近代到现代东北发展的情况,描述那种黑土地越来越留不住人的现状时。 这便是东北人所最擅长的艺术处理。 ―― 以喜剧的方式,去描述悲剧。 【太抓人了.】 便仿佛感觉这歌声之中,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 【将黑土地比作姑娘,太绝了。】 更没有什么情绪上的特殊cao弄。 “行,那就再来一遍。” 【什么叫精品?这才是大家需要的歌曲!】 但此时,这《东北民谣》一唱。 这种复杂的共情,似乎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 越是热闹,便越显得寂寥。 继续唱了一遍。 【塞北残阳是她的红妆】 大雪的冬天中,喜庆的日子里,白山黑水之间,满地均是爆竹之红。 原本或许只是埋藏在心里。 家乡的一些民俗文化,家乡的情感,随着越来越长大,却似乎变得越来越淡。 【感觉他很淡定,但我心里面就是有种隐隐约约的辛酸感。】 李景霖笑了笑。 李景霖看了一眼弹幕,笑了出来。 “行了,兄弟们,别emo了,配大家聊聊天。” 这首歌,不是完全的抒情。 而也是从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一句老话。 而之所以不是东北的观众,也能受到如此强烈的共情。 喜庆之中,继续蔓延的,却仿佛是一种令人无奈的悲剧。 【过了山海关,要饭都能回家。】 随着李景霖话语的落地。 弹幕也再一次加速滚动起来。 【聊啥啊?聊扒苞米吗?】 【我估计是不能扒苞米了,扒完苞米得去赶一下熊瞎子。】 【神踏马熊瞎子,哈哈哈哈哈。】 【不开玩笑,我就在东北农村,昨天隔壁熊瞎子还跟我打招呼呢。】 【快别扯淡了,净喜欢忽悠,一本正经的在这里扯犊子。】 【没开玩笑,你以为家仙干啥用的?熊瞎子敢来我地里偷苞米?笑死,我反手就是一个出马。】 可以看的到。 直播间里的东北观众们顿时活跃了起来。 整个弹幕和评论区开始充斥了一种不太正经的感觉。 “你们这弹幕是真不问啥好问题啊。” 李景霖时不时的截图,挑选一下比较有趣的弹幕提问,开始和观众们互动一下。 “【东北冬天是不是可滑了?我总听身边东北同学说过什么打出溜滑】,是,东北冬天老滑了。” 李景霖一本正经的点着头。 “一到了冬天,大家全是Bboy,和呲溜滑的地面做搏斗,每一次搏斗都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街舞。” “【真这么滑?那是不是有很多摔坏的?】对,确实很多,咱们东北骨科医生治疗尾椎骨是有一手的,每年冬天都有大量病例。” “【啊?那怎么还有那么多喜欢跑冰面上滑的人,真不怕摔坏?】那怕啥啊,谁还不是揣着医保去的?可劲儿滑就完事了,国家给你治疗皮古。” “【霖哥,能不能教我说说东北话?】这简单,来,我给你们示范一下。” 李景霖掏出一张纸。 “比方说啊,普通话,是这么说的。” “必须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