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07章 我李景霖可太懂了。 (第1/2页)
第508章“我李景霖可太懂了。” ? 李景霖直接疑惑了。 大老板的这句话,直接让李景霖想到了马教授之前吐槽自己的那几句。 【未老先衰】 “哈哈,没事,我的意思是,你还年轻,虽然走的足够高了,但没必要抗那么多压力,抗那么重的担子。” 老板笑呵呵的摇了摇头。 “你啊,没必要把自己逼的那么紧张。” “这样吧,我这刚好有个活儿,你先去疆域那边转一转,当个顾问。” “闲下来了,也放松放松心情,玩一玩,也往流行的方向研究研究,纯当放松娱乐了。” 而这流行音乐,影响最重的,便是年轻群体。 更何况,还可以顺道恰点钱,休息休息。 可年轻群体的特点是什么呢? 而是因为话语权的问题。 就仿佛华夏流行势微之时,每每想起音乐,似乎总有那么一个潜意识中的印象,便是“欧美音乐都已经那么炸裂了,国内这音乐还在玩蛇”之类的下意识排序印象。 做好了一些交代后,李景霖便离开大老板的办公室。 金字塔尖的学术成就,艺术成就,实际上早已足够,甚至水平远超旁人想象。 虽然说能者多劳,但也不能可着这么一个人往死里霍霍,李景霖还这么年轻,压力如果堆积的太大了,不去释放释放,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这个认可度,并不是大家所想,非要让老外“承认你厉害”或者让老外“认可你华夏音乐”。 之所以一直不显山露水,可不是因为不行。 李景霖很独特。 但学术上的话语权逐渐回移,不代表认可度的回移。 而东西方音乐,很多时候确实截然不同的表达习惯。 此时的华夏艺术领域,或者说,是音乐领域。 既能有着高深的实力,在学术上作为行业领军人物。 看着李景霖离开的背影,大老板不免又呵呵笑了两声,缓缓摇了摇头。 那简直就是个大明白! 直接就开始了从大局出发,解析起大老板说的这些话了。 是好事。 刚好趁着民俗文化互联网推广的发展期,让李景霖去疆域,一来可以顺带着当个顾问,二来也可以和女朋友一起玩玩,多多放松放松,两不耽误。 歌剧舞剧院的舞蹈团正准备前往疆域调研,研究西域文化,洛诗瑶恰巧就在团队中学习。 张扬,奔放,热情,有一种青少年热血的闯荡劲儿。 东方的音乐更为含蓄,抒情相当多,哪怕就是很振奋人心的大气音乐,一般也是以恢弘为主,在节奏的强调上其实并不是很强烈。 李景霖也笑了。 “哈哈哈,好。” 殊不知。 又是个年轻人,相比年长一些的音乐专家,显然更了解年轻人的音乐需求。 可现如今,随着国力的强盛,艺术行业的话语权早已逐渐转移向东方,并且,随着各路大佬们的努力,高端处并不缺乏力量。 最近这一段时日里,李景霖的忙碌,大老板可是一直看在眼里的。 尽可能的去娱乐圈转转,使其艺术创作不要太过于工业化。 音乐这玩意,认可度反而是更加重要的。 回想大老板的这几句话,已经离开的李景霖,无奈的摇摇头。 这样的认可度,本身和音乐水准关系并不大。 更重要的是传播的广泛与影响力,并且与社会自信心有着密切相关。 才是李景霖最应该做的。 而之所以让李景霖去疆域 其实也算是给李景霖开了小便车。 但西方的流行音乐,即使是抒情,节奏感也相当强烈,整体音乐要更为奔放一些,尤其是在节奏,鼓点的运用上,非常的“炸”,表达上就很直接,并不如东方音乐那般含蓄。 甚至李景霖存在本身,就足以是高端力量的一环。 大老板的言外之意,李景霖可太明白了。 但该休息也要休息休息。 这其实便是认可度的不同。 而是在于每一位听众,在欣赏之时,对其进行一个潜意识之中的排列。 这对年轻群体的影响力是截然不同的。 听音乐,绝大多数时候,还真就是十分在意这第一感受的。 情绪表达的足够直接,那就容易共情。 人听音乐,是随着年龄,见识的增长,有所不同,有所改变的。 很多人褪去年轻热血后,就喜欢听点安静抒情的,不喜欢闹腾。 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非常有活力的年轻人,是很需要这种能够直白快速的带来情绪刺激的流行歌曲。 所以,一些人才会觉得“外国音乐嗨到爆,华夏音乐学猫叫”似乎说的还挺对的,直接忽略了其他的华夏音乐。 老板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学术上,李景霖很重要,但目前发展很好,并且也有老当益壮的学者,不是特别需要担心。 反而是流行音乐这一块,形式非常的严峻。 娱乐圈那是什么? 那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