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古筝是打击乐器? (第2/2页)
景霖也忍不住笑着拍了拍老家伙的后背。 提起华夏风时,很多网友观众们的印象便已经不止局限于“五声音阶”“琵琶二胡笛子”之类的了。 一一一.二五三.二三一.二三 这怎么感觉好像不太一样? “不是啊?难道不是去想一些最适合内容表达的乐器吗?” 现如今,古筝流派中,最值得一提的,尚且还有陕西一代的秦筝。 其实就是其独特的音阶。 他们会说,和阿三音乐有点像。 是的,居然是古筝。 “有啥区别吗?没有区别啊!” 而疆域音乐风格中,那孜然味。 时间慢慢度过。 多元一体的种子,正在逐渐的进入观众们的认知。 “不过,我现在突然觉得,用笛子这种国人更加熟悉的乐器来表达强烈的疆域风格,会不会更好。” 很多人想起古筝,那就是,坐的很端庄,旋即弹奏下来行云流水。 就会变的多了一些咖喱味儿。 感受着两人的目光,陈教授顿时翻了白眼。 整出一个系列,倒是挺不错的。 “诶?我还真没想到小提琴?!” 可是,拿古筝,来搞西域音乐。 “那还想什么呢?赶紧啊,你走这么一路了,还没点感触,那可真的是白走了。” “其实,我之前一直觉得,想要表达西域音乐,龟兹音乐或者高昌音乐,都是比较不错的选择,在乐器的选择上,也更倾向于这边的乐器,或者一些冷门乐器,比方说.筚篥?” 而纯音乐,则是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对疆域进行比较概括性的描述,整体也会更容易偏向大气。
听了洛诗瑶的话。 别说。 便是起源于大秦。 之前。 “筝” “而哥萨克舞,就是源自于东欧与中亚北部这一片的游牧民族。” 但从李景霖个人的角度来说。 “还真是。” b7,1,2,4,5。 非遗这玩意是可以联合申请的,也是可以同名的。 这纯粹是想象力问题。 李景霖愣住了。 马教授绷不住了。 “其实,这边能够洞察的文化融合不止这么一点。” 听李景霖这么说,当下便脱口而出。 急急急。 一起申请的,同为卡木姆音乐的,还有YLK老兄弟们。 “怎么?有作品思路了?” 催催催。 那都是华夏音乐,都属于华夏多元一体文化脉络中的一环。 甚至总感觉这风格是不是有点不搭。 要做,那就整个作品集。 至于彼此音乐与乐器之间的血缘,发展关系 真要研究,那一句话就能形容。 “所以说,疆域的文化与艺术,是一种非常具有融合性质的文化与艺术,不仅仅是华夏文化艺术多元一体中的一环,其本身其实也是多元的。” 一脸好奇的看过来。 那么,想让国内的观众们,听到类似风格的疆域音乐,第一反应不是“异域风情”,而是“这是我华夏的民族音乐”的话. 在创作上就需要有一定的想法与多种类的尝试。 能歌善舞嘛。 那标记,甚至让看了曲谱的陈教授,感觉自己是不是眼睛花了。 “我现在还没想好到底该是独奏曲更好,还是纯音乐曲比较好。” 一直以来,刘教授总是觉得,音乐家擅长作的独奏曲目,不就是应该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乐器吗? 通过对滇南音乐文化,对东北的一些音乐文化,于互联网的推广普及. 刻板印象中的“华夏风”早已慢慢的淡化。 洛诗瑶也笑嘻嘻的拍了拍李景霖的肩膀。 当然。 李景霖的话,顿时吸引了陈教授的兴趣。 听了陈教授的催促,李景霖翻了个白眼。 或许如南方筝牌的那种轻轻水流,小家碧玉的温婉,亦或是秦筝的杀气与粗犷? 笑过后,眼睛微亮。 古筝这玩意,目前学术界最接受的说法。 现如今,一些疆域的音乐往外一放,很多华夏观众们总是会下意识的感觉。 也就是很多人感觉非常像的阿三音乐,或是ZD音乐。 “乐,你每天都有新想法。” 所以,华夏当初便将疆域音乐中,很有名的卡木姆申请世界非遗。 独奏曲,是能够更好的表达这一路上所感受到的西域戈壁的孤寂与荒凉,并且,由于是独奏,可以以微观的视角,更加细腻的展现艺术风格。 创作嘛,不怕失败,大胆起来。 “别说话,等着。” 李景霖哼哼了一声,顿时引起了阵阵的笑声。 “你把古筝当打击乐器?” “啊?不行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