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资源互助,协调统筹。 (第2/2页)
志,您就放心吧!我和老高肯定给办的明明白白的!” “老唐说的对,不过,小李同志,到时候如果我们有什么难处,您可一定要多多帮衬一下啊。” “哈哈,帮衬谈不上,但有需要我的,那就尽管提!” 三人笑呵呵的聊着。 便敲定了接下来的项目安排。 李景霖这一幅敢于放权的样子,则更是让两人感到后生可畏。 时间慢慢度过。 当三人从乌兹别克回国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周。 这一周,三人完全是一路加速前行,完全是依靠现代化的手段来走的。 但即使是这样。 也让三人感到浑身如散架了一般,就算李景霖体格很不错,也依然感到无比的疲累。 也正是这样的一次体验。 让三人对于“张骞出使西域”的这件事,体悟的更深,疑惑也更甚。 【这踏马的.张骞到底是怎么活下来,还能走完全程的?】 能够完成这一项历史影响深远的壮举 甚至就连三位无神论者都感觉这简直就是尼玛老天保佑,刘彻本命天赋的强运发动。 这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土地上,多灾多难。 可历经磨难与捶打的民族,生命力却如此的顽强。 在历史长河的波涛汹涌中,总是会出现奇迹,总是会出现创造奇迹的人。 也正因为感受如此深切。 对于接下来各自的内容制作。 也更加的有着别样的情愫。 回国以后,在做好最后的沟通与交互后。 李景霖回到京城,而唐文景则是回到长安。 高明带着一众艺术团的高层,赶往敦煌。
各自开始进行手头的事。 仅仅只是过去了三天。 两篇详细的文件便送达到了李景霖的手中。 看着两篇文件中描述的内容,李景霖露出了笑容。 纪录片--《河西走廊》。 大型文艺演出――《张骞》。 两者遥相呼应! 对此,李景霖简直是满意极了,一切工作的推进,都步入了正轨。 看着工作趋近于平稳的酝酿期,李景霖的工作便稍微松闲了一些。 于是,便动身前往敦煌。 和敦煌文旅的人打一声招呼,见个面,然后随时等待召唤。 但还没等见面。 刚刚订好机票,没来得及打电话通知一声的时候,那边便先打来了电话。 “喂?是李教授吗?” 电话的另一边响起了陌生的声音。 “啊,是的,您是” “我是敦煌文旅的江松。” 电话另一边轻轻顿了顿,旋即便试探性的开口问道。 “李教授,不知您最近忙不忙?我这边有点分歧,大家想要听听您的意见。” “哈哈,江局客气了。” 李景霖笑了笑。 “我这刚订好明天到敦煌的机票,正打算给您打电话呢,您就先打来了。” “这么巧?那太好了。” 江松的声音明显颇为欢喜。 “那我们可就等您来了,您可要来指导指导。” “不敢当不敢当。” 笑呵呵的稍聊几句,电话便挂断。 翌日,李景霖坐上飞机,良久后,刚下飞机,便看到有人在VIP通道这边接机。 领头的是一位看上去四十岁左右的清瘦中年人。 “李教授,您终于来了。” 见得李景霖,中年人马上笑着迎了上去,伸出手,与李景霖握在一起。 “敦煌欢迎您。” “哈哈,江局太客气了。” 李景霖笑了笑。 “走吧,直接办正事儿,江局您昨天打电话,是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看李景霖一上来就要进入正题。 江松明显愣了愣。 不由得多看了李景霖一眼。 江松本来还有些忐忑。 李景霖到来的消息太过突然,准备不够充分,生怕怠慢。 但李景霖似乎并不在意这些,眼中只有工作。 江松马上明白,对李景霖,如果继续客气,非要接风洗尘,恐怕反而会让李景霖不舒服。 可毕竟这样的人太少了,江松一时之间还是有些不敢确定。 “李先生,不如咱们先去吃个饭?下午有个会议,咱们会议上再聊?” 江松感觉有些发麻。 咱就算不走太形式的东西.那你也得让我们给您安顿好再说啊。 不然,你李景霖或许不介意,但说出去,别人可会觉得我江松不会做人啊 “也行,那就吃点吧。” 李景霖点点头。 这才让江松放心下来。 当即,便一起吃了口饭。 在吃饭的时候,还没等江松说啥。 李景霖便又开口了。 “江局,来说说问题?遇到了什么分歧?”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