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_第六百五十章 流放的地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五十章 流放的地方 (第2/3页)

“阁老请放心,军民联合部负责移民事务多年,并不会出差错的。”

    “那就好,不出问题则好,出了问题,就算我为你说话,也难以向太子殿下交差。”解缙敲打道。

    轰轰烈烈的内部监督运动,不少的部门受到影响。

    解缙刚回到朝堂,不希望自己受到牵连。

    没有人可以当孤家寡人。

    做事情需要自己人。

    没有自己人的支持,事情做不成。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后世的美国也是如此,新的负责人登位后,会把自己的人提拔上重要的岗位,与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没有区别。

    美国每位负责人的上位,都有一批高官换新人。

    大到国家,小到公司。

    新的经理,必定会培养自己的亲信。

    随后。

    解缙前往了内阁,见到了朱高炽。

    朱高炽的案台上,同样有几份报纸,还有朝廷的邸报。

    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可见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新闻一词,并不是后世才有的词语。

    邸报是不许外传的。

    不过呢,官员有自己的亲信,身边有跑腿,有管家,有子弟,有亲朋,所以除了老百姓外,能看到邸报的人,并不只有官员。

    那么朱高炽创办的报纸,就是面对所有群体的文抄。

    相比较邸报,报纸更受老百姓们的欢迎。

    技术报的刊发较少。

    时政报是每个衙门和单位,以及民间商行都会订阅的报纸。

    社会报,生活报、杂报,北平地方报,应天府京报,经济报等,则有各自的订阅群体。

    朱高炽看得时政报,上面刊登了陕西的贪腐之事。

    解缙不敢慢待。

    陕西的事情,虽然是卫司衙门出来事,其实呢,军民联合部也有不少的问题,只是不如那名司务惊人,所以反倒显得不那么严重了。

    戴德彝和景清这些人,一点也不顾忌官府的脸面。

    锦衣卫历来受到官员们的排挤。

    可是这两人与锦衣卫合作的很深,加上得到太子殿下的支持,从永乐九年开始,已经半年的行动,终于浮现了威力,越来越多的官员笑不出来。

    解缙自问自己没有问题,可是他担忧下面的人会不会有问题。

    那名司务靠着转卖军籍的手段,胆子极大,贪了几万块钱,军民联合部比那司务的权利更大,面对的群体更广,解缙认为必然有人贪的。

    朱高炽放下报纸,内心感叹。

    社会从来不是简单的,发生的现象,常常与人们所幻想的不一样。

    例如洪武二十五年上下的那几年,由太祖皇帝亲自从国子监提拔培养起来的大量中级官员们,贪腐腐败的人竟然很少,与明初建国时期,前朝遗留的官员们截然不同。

    那么正常人的想法是,新时代的官员们,也就是工业化社会后,阶层的下放,更多的百姓参与了事务,应该更加的清廉。

    可半年来开展的督查活动,反倒是那些年轻的,刚刚从底层升起来的官员们,所谓的新时代的百姓们的子弟们,查出了令人咋舌的数量。

    哪怕与明朝建国初期,前朝遗留下来的官员们相比,他们做事没有顾忌,有些手段非常的幼稚,让人不可思议,无法理解他们的想法。

    就算贪腐,也不应该贪的光明正大啊,前朝遗留的官员们也贪,可是贪的有手段,更加的隐晦。

    那名小小的司务,从他家里找出了数万块的粮票,轰动了一时。

    所谓新时代的高光猛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解缙看到了太子殿下的神色。

    与人们所想的相反,太子殿下不但没有发怒,甚至没有太过在意,解缙忍不住的猜测,太子殿下是不是早就有了预料呢。

    朱高炽的确知道。

    除了锦衣卫搜集的消息,更有对时代脉络的了然。

    例如读书。

    一般人的共识,老百姓的孩子有读书的机会,会更加的爱惜。

    其实并不然。

    越是贵族的学校,欺凌的行为越少。

    那些逃学,与老师作对,欺负同学等,种种的行为,正是不少工人阶级子弟的行为,被他们当做大人成熟的标志,为此而得意和自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