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_第三百零五章、吓得住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五章、吓得住吗? (第1/2页)

    江南的夜晚清冷。

    明月高悬。

    朱皇帝独自走在宽敞而又空旷的宫殿上。

    一种孤独感涌上心头。

    在这个时代,

    他和自己的大臣、后妃们都有不小的代沟。

    这种孤独感让他明白。

    和自己同心的朝臣官员没几个,哪怕是顾松这样的铁杆,也只是基于“君臣”之忠而支持他的一切政策。

    本质上。

    顾松还是士大夫。

    对于整个士大夫阶层。

    朱皇帝已经拉拢了好些年了。

    该给的利益都给了。

    但是给利益只能收买真小人。

    对君子或者伪君子可没什么用。

    现在不少四川的“真君子”已经要来中都了。

    所以,这大明的专政的工具,也要用一用了!

    “这这这怎么就要开始查税了?”

    “还不在四川考了,这四川就一直军政?”

    “皇帝不公!不公!”

    很快。

    朝廷暂停在四川开科举的消息传到了成都。

    顿时就引起了极大的不满。

    虽然朝廷表面上是对四川士子让步了。

    但其实却是把他们晾在了一边。

    这些四川士子当然知道,如果现在不在四川开考,那四川的官就要给外地人来做。

    这当官的好处就要尽归外地官了。

    这他们如何能接受?

    所以大明朝廷的旨意不但没有安抚四川的士子。

    反而让他们更加群情激奋。

    更加憋屈。

    他们不是不想考科举。

    而是不想考新学。

    “保名教!停新政!”

    有人在人群之中高呼。

    “保名教!停新政!!”

    很快引起了群情响应。

    “去贡院聚集,咱们要让皇上知道我等之决心!”

    “八股取士,拒绝新学!”

    “八股取士,拒绝新学!!”

    很快,大量的士子往成都贡院聚集。

    大明四川省总督衙门高度戒备,一封封汇报情况的奏书顺长江而下。

    “四川的局面乱了起来!”

    “各县的士子都去了贡院!”

    “都是读书种子啊!”

    “皇上怎么说?”

    “不会是要动刀抢吧?”

    在中都朝廷,成都贡院的事也很快成为了所有人议论的焦点。

    朝廷众臣们聚在勤政殿,低声议论着。

    朱皇帝的案头上当然也是把成都闹起了学朝的事情摆在了最优先的位置。

    “反对派总是忽悠学生闹事,这难道也是传统艺能?”

    朱皇帝进入勤政殿的时候低声嘀咕了一句。

    “皇上,现在聚集在程度贡院的四川各地士子有上万人,他们要求朝廷八股取士,在年内举行四川科举!”教育部尚书彭浚皱着眉说道。

    朱道桦冷哼一声:“八股取士?不可能!就考新学,爱考不考,朕对他们是够好了,四川一省给了两万个乌纱帽,难道还嫌不够?考什么还得听他们的?传旨四川总督罗定山,让他们出兵弹压!”

    彭浚一愣,随后后背一凉。

    心中一叹。

    背后的那些人还真的以为皇上不敢动刀枪啊

    见好就收也许还行,如果硬顶下去,背后那些人一个都跑不了。

    “哈哈哈哈哈!朱皇帝的江山这么快就乱了!!”

    成都。

    贡院旁边的一处酒楼。

    一名带着帽子的中年男子畅快的大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