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_第三百二十五章、大清、莫卧儿、不列颠VS大明印度诸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五章、大清、莫卧儿、不列颠VS大明印度诸侯 (第3/3页)

id='gc2' class='gcontent2'>

    阿格拉城可不能丢啊!

    因为这座城市是进入恒河主航道的关键要塞。

    类比到中国。

    那就是相当于重庆钓鱼城对大怂的重要性。

    一旦阿格拉城被拿下,那一方面,中国人可以沿着恒河向北攻打德里,一方面他们还能切断莫卧儿帝国和不列颠人之间的联系。

    甚至他们可以沿着恒河顺流而下,去攻打加尔各答。

    所以瓦济尔加济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先是向西北方向的另外一群中国人求援——听说他们是现在中国大明王朝的死敌。

    然后又去向不列颠人求援。

    本来以为不列颠人会狮子大开口的。

    结果不列颠人似乎比瓦济尔加济更加着急。

    他们甚至立刻调集了军队,沿着恒河北上。

    但是等他们的大军抵达至少需要二十多天的时间。

    也就是说

    这二十多天的时间

    瓦济尔加济需要依靠自己麾下的三万莫卧儿从西北方招募的信仰绿教的乌兹别克人军队,以及大清西域总督勒保支援的一万大军,去抵抗人数大约只有两万多人的大明印度诸侯联军——其中有一个旅的真.明军,还有三个旅的土著仆从军。

    在不列颠人的大军抵达之前。

    他们要尽可能的守住阿拉格——否则,大明印度诸侯联军就可以在阿拉格囤积军资,修整军队,杀进恒河主航道,沿着恒河向西北、东南两面扩张!

    到了那时候。

    德里可能都保不住。

    如果德里丢了那莫卧儿帝国何去何从?

    去喜马拉雅山喝西北风?

    哦。

    喜马拉雅山不可能喝到西北风,因为西北方向是浩瀚的青藏高原,没有什么风可以跨越高原南下。

    要喝。

    只能喝从西南方向吹来的印度洋季风

    “摄政官,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一旦失去了阿拉格,我们是不可能挡得住中国人的攻势的,到那个时候.别说是明国的军队,就算是不列颠人和清国人,恐怕都会犹如恶狼一般扑上来,将我们撕碎!!”

    正在说话的是瓦济尔加济的手下头号大将,乌兹别克人利拉木库。

    利拉木库身上穿着一套精心打造的铁甲,带着羊皮帽,腰上挂着腰刀,上嘴唇两缀胡须向上弯起。

    看起来很有精神。

    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成为莫卧儿王坚,帮助莫卧儿守住莫卧儿的钓鱼城。

    “摄政官阁下,阿古拉的守备松弛,无险可守,不如把战场摆在昌尔巴河往南的山区,那里群山环绕,只有一条山谷通往阿古拉城,在这里阻击明军是最为有利的!”

    正在说话的是一名通事。

    而通事翻译的这一番话,是勒保手头的头号大将德楞泰说的。

    他就是率领着这一万清军前来支援莫卧儿的将领。

    实际上。

    即使莫卧儿不割让那三座城,勒保也不可能坐看大明印度诸侯联军的势力进入恒河平原。

    唇亡齿寒啊!

    德楞泰没有地图,但是他大概知道周围地形。

    这阿古拉的南面说是山区,其实就是相对于周围平坦的高原稍有些起伏的小丘陵,丘陵之间是一条谷地,利于行军交通。

    现在清莫联军可以占据这一条路,占据两侧的丘陵地形,居高临下埋伏骑兵,同时在正面建立防御体系,等明军攻势受挫,就能从两侧出动骑兵反击!

    瓦济尔加济看向了利拉木库。

    利拉木库想了想,说道:“明军没有多少骑兵,他们手头的多是步兵,我们还有地形的优势,守住二十天的时间,难度不大。”

    “好啊,我们就在这里等二十天,另外再让其余诸侯也一起出兵,本公要在阿古拉打一场大的!!”

    此时。

    大明日月旗和大明英国公的将旗插在了

    昌巴尔河以南五十里的瓜廖尔城。

    “不列颠人要从班加罗尔调兵过来,勒保也派出了一万大军前来,看来在这里确实是可以打一场决战了!若能打胜,那可以损失吞下莫卧儿帝国的地盘,再向南将不列颠人挤出印度!”

    杨遇春手猛然敲在了地图上。

    “这一战!值得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