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_第三百四十二章、牢笼智士是自缚手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二章、牢笼智士是自缚手脚 (第2/2页)

砖!

    做官。

    还是这些士子们最大的渴望。

    “雨林,你从小就是神童,17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这大清朝要是还在,你早就应该是进士了吧?你当然不知道,那些苦读半生,结果连个秀才都中不了的穷酸书生心里的苦!现在朝廷科举都不要三十岁以上的了,你让他们去干什么?最近有多少跳楼的,跳河的你可知道?现在能有一条路,让这些穷书生们学点安身立命的本事,不好吗?咱们可以做君子,但是可不能说,让那些三十岁以上的穷书生,以后就一死了之,彻底没了指望了!另外你可知道这些新学的差事有多值钱?打个比方吧,你知道现在一个能说法语、不列颠语的通事,广州的海商出多少钱招吗?”

    吴信中说着比划出五根手指,来回反复。

    “这个数!一百块!一百块明元!你知道这个数意味着什么吗?广州下面的番禺县的县太爷,番禺的知县大老爷,也赚不到这个数!这番禺可是天下有数的富县!!”

    “还有律师,会计师,医师等等,都是急缺的人才!而且这些东西也不难学,有你这脑子,一两年也就学会了,安歇能考得上秀才的读书人,学个两年三年的,也差不多能出去做事,何苦去寻短见?”

    “咱们做这个事,那可是在做大好事,大善事,不知道救下多少性命!”

    杜如崇被他说的一愣一愣的。

    不过仔细一想。

    吴信中说的。

    也很有道理。

    这段时间自杀的知识中年很多。

    珠江河上经常捞出穿着长衫的老书生。

    真是造孽啊。

    朱皇帝剥夺了三十岁以上的士子去参加科举考试的权利。

    这肯定是不行的。

    三十岁怎么了?

    孔夫子不也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么。

    凭什么三十岁就不能考了。

    朱皇帝他的朝廷现在为什么只要年轻人了

    当初他的左相右相罗芳伯和顾松,还有陶必铨、彭浚、欧阳厚均等重臣,一个两个都是过了三十才出来辅佐朱皇帝的。

    那时候怎么不嫌弃罗芳伯、顾松老了啊。

    合着现在得了天下了。

    就不喜欢用老人了是吧?

    知道的当你是开朝廷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开妓院呢。

    不过。

    吴信中说的也有道理。

    那些年过三十的读书人,是要有点事情做才行。

    “好吧,这个广告,登了就登了吧。”

    杜如崇点了点头。

    这《君子报》,是他和吴信中合办的,两人说话都一样大,做什么事情都得两人都同意了才行。

    “这朝廷不要三十岁以上的士子,也不怕出几个黄巢之类的人物。”

    杜如崇嘀咕着说道。

    这科举考试明明有牢笼智士的功能。

    朱皇帝怎么就自己废了呢?

    吴信中却摇了摇头,说道:“因为现在整个天下是春秋战国一般的乱世,是诸国争霸的时代。牢笼智士,是自缚手脚,于华夏在全球争霸,一点好处都没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