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八节 唐玉米【第一更】 (第1/2页)
安安静静求月票,周末快乐! 这是仙粮,至少在大唐知道此物的人都这么叫。 李元兴让里正在地里随机选了五十四株玉米,连杆砍断拿出来。然后自己在地边上砍了两株,手上拿着四根玉米棒子:“用水煮了!” 往前几步,地头搭了一个棚子,很干净。这就是事先准备好的。 李元兴与王及善来到棚子坐下,有亲卫奉上茶退到一旁。 这里有一个煤炉,王及善细心观察了,此物与王语烟回来描述的有所不同。这是陶器炉子,不是那样的一个圆桶形,这是一个方的。 “此物是工匠新设计出来的。”李元兴亲手将玉米外皮给撕掉,留下最里面两层嫩皮扔在铁锅之中。两个亲卫在李元兴的示意之下将锅抬了起来,李元兴又说道:“这是三层的,最里一层是炉瓦,耐火烧的。” 王及善点了点头,他看到了明火,还有那通红的炉膛。 “然后第二层是陶器炉身,与第一层之间有约一寸厚的泥土。用为保证炉膛的热量尽可能多的烧在锅上,而不是浪费了。” 王及善又点了点头:“此物大善!” “这还有一层是方的,里面装的是水。工匠们真正是手极巧,有设计加了一个陶管,也有设计加一个洞可以取水的。” 在李元兴的示意之下,有亲卫从方形外炉中取了一碗水。 “此水冬天冷时,洗脸、洗手很不错。只是这水不适合喝,也不建议喝这里的水。”李元兴拿过碗,让王及善试了试水温,放在现代计算大约就是五十度的样子。王及善也说道:“劳累一天,热水浴足上佳!” “是呀,这热水总是有用的!” 说完,李元兴示意亲卫将锅放在炉上,然后指炉上伸出很长一断陶管:“这是烟囱,煤与柴不一样,虽然没有烟。但却会有致人性命,让人无法呼吸的浊气,所以必须排在外。” 王及善心说,这浊气很可怕吗? 李元兴又解释道:“如同上次皇嫂在大殿之上,因为大殿通风所以丝毫无碍。但平民家中如冬天关紧门窗的话,一两个时辰也无碍,但一整夜却不行。屋中浊气太重,轻则头昏眼花,中则会有中风之疾,而重则会丢了性命!” 王及善听懂了。 “正是南方密林之中那漳气一样,白天有阳光之时,人进出无碍,但夜间却有极大的危险。所以说,煤炉只要屋内通气,有烟囱将浊气排出屋外,就对人无碍!” “正是这样!”李元兴笑着点了点头。 看完炉子,李元兴又让将那五十四株玉米作个记录。 五十四株玉米,从根处一尺砍断,上面的部分正在称重。很快就有亲卫过来报告:“报殿下,根据估算,青杆一亩挑精细部分作牛马料,可有一千一百斤!这五十四株之中,共有一百零一个棒子,有一个却没有长出玉米来!” “没有长出来?”李元兴有一点兴奋。 亲卫立即说道:“里正已经检查过,就是没有长出来。不是被人给拿了,里正准备向您请罪,是他没有好好检查!” “这点小事也要请罪,你们不累,本王还累呢!” 李元兴几句话把亲卫说笑了,王及善在一旁观察着,传闻李元兴亲厚,今日一见传言不假,倒真是丝毫不摆亲王的架子。 “去,将那个没有长玉米的去叶,将杆拿来!” 那根没有长出玉米的玉米杆给拿了过来,里正还是很紧张的站在下首。 用亲卫配刀将玉米杆了两小截,李元兴将一截递在王及善手中:“这种没有长出玉米的杆,我儿时最是喜欢。”说完,李元兴咬了一口,将汁咬出来后,将渣子吐掉。笑了:“还真是很甜,这个秘密可不敢让庄子里的小家伙们知道,否则这玉米杆让他们咬了,这玉米就大大的减产了!” 里正和亲卫也都笑了。 王及善的牙不行,用手压了压后,放在嘴里感觉了一下味道。 果真很甜,象小孩子牙好,自然会喜欢咬这个东西,汁水甜,而且有趣。 “看来,五郎要看好庄中的娃娃们了!”王及善也笑着说道。 李元兴让亲卫与里正都尝了尝,里正说道:“娃娃们一定会看住了,庄户人家的娃娃倒也不会祸害庄稼。” “刚说有一百零一根玉米,称过重吗?”李元兴又问道。 里正回答:“估算,一亩有一千三百斤!” 一千六百斤,王及善一下就站了起来,这个数字实在是太惊人了。李元兴知道里正算错了,却也不说破。看着王及善亲自跑过去,查看那重量。 “五十四株,一亩为二千七百株。这是五十之一,这重量……” 李元兴在听着,王及善计算着亩产,一直到王及善算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