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宇宙星河为万物而闪烁 (第2/2页)
声响起,才终于打破了平静。 啪啪啪~~~ “人体自愈能力源自宇宙星河,很不错的解释,看来你对易经也有一定的研究啊。”黄傅生眼中的笑意再也藏不住了。 他在问出这个问题时,目的就已经很明显了。 就是想考一考陆九懂不懂易经。 中医与其说是叫中医,不如称其为道医。 因为中医本就是从道医分支而来,古代的一些神医,几乎都是道士出身。 葛洪、华佗、孙思邈等等,这些名医都是道士。 阴阳五行学说也本就源自道家。 只是后来因为要打倒封建迷信,医道才慢慢分家。 以至于到了近代,几乎很少有中医还懂易经这些东西。 但只要深入学习中医,你就不可能不去了解道家的东西。 就像你要了解华夏文化,就必须要全方位学习,因为华夏文化自古一体,从不讲什么分科思维。 “只是粗浅的了解过一些,并没有系统性学习。”陆九如实道。 这还粗浅? 安先达等人恨不得把陆九揪过来呵斥两句。 他们这些人在陆九这个年纪,别说易经了,五运六气都不懂是啥。 陆九倒好,医理基础够扎实就算了,连易经都懂,而且居然还知道人与宇宙的关系。 老实说,黄傅生几个学生里面,有那么两三个还真不知道这些。 头一次听到这种观点,他们也是觉得有些离谱。
但离谱中却总觉得很合理。 因为在中医的理论中,这些都是对的。 伱找不出任何的破绽。 但落在别人耳朵里,可能就会觉得有点玄学了。 人就是人,怎么可能会跟宇宙有关系呢? 再说了,黄帝内经距今一两千年,那个时候的古人又是怎么发现人和宇宙的关系的? 仅凭rou眼? 那不开玩笑吗? 这种东西要是真的,那你说上古时期有修仙者,好像也都变得合理了。 “可以了,能有这个认知便已经是非常难得了,我想问问,你师承何处,哪位是你的老师?”黄傅生问。 呃? 老师,你这个问题不属于考核内容吧? 黄傅生的学生哭笑不得。 难不成这考核面试的现场,要变成拜师大会? 陆九也有纳闷,不过黄傅生既然问了,他自然得回答,“我是家传的,也上过医科大学,老师是我爷爷。” 黄傅生一副了然模样,“你爷爷叫什么?” 陆九道,“陆山。” 嗯~~没听过。 黄傅生认识的大医之中,好像还真没有姓陆的。 不过这也正常,他们一个在北湖,一个在南河,地理位置就差了十万八千里,就算陆九家里面出现了比较厉害的中医,但又没有进入正统的医疗系统,那么他想认识也挺困难的。 黄傅生笑着问,“你爷爷医术应该相当了得吧。” 陆九道,“嗯,比我厉害多了。” 黄傅生问到这,忽然像苍蝇一样搓了搓手,表情有些许不自然,他抿了抿嘴,缓缓开口,“那,如果我想收你当学生,不知道你还有你爷爷,能否同意?” 啊? 陆九一脸懵逼。 黄傅生的学生也没想到自己的老师居然如此的不矜持。 竟然真的在面试现场收徒了。 好家伙,这到底是怎样的诱惑才能让他老人家如此把持不住,连等待面试结束都等不了了? 陆九所展示的基础理论确实相当深厚,但是中医最看重的还是临床表现,知识要是不能转化为能力,那么再厉害也是没用的。 这也是黄傅生的学生纳闷的原因。 陆九此刻也同样觉得很奇怪,自己就回答了两个问题,然后就被国医大师求着收徒。 这剧本戏剧化程度,堪比网络啊。 难道自己刚才的回答很令人惊艳吗? 也没有吧。 至少陆九觉得黄傅生作为一个国医大师,是绝对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东西的。 难道是大伯走了后门? 可大伯能送出去的东西,貌似一个国医大师也不可能缺吧。 搞不懂…… 陆九挠了挠后脑勺。 “您真的不是在开玩笑吗?” 写到这章忽然有个想法,以对话五脏形式,将中医养生的概念杂糅到五脏之中,让五脏教主角如何养生,或者是长生? 不写玄幻,不练武,就写都市长生,探寻人体密藏,以求无病无灾,你们觉得这个想法有看头吗? 只是探讨啊,写不写另说,反正下本是绝对不会写中医治病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