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二章 药补不如食补 (第1/2页)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归一,穷人翻身出。 九九歌是华夏传统农民歌谣,也叫数九。 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 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而今天正好是四九,也是腊八节。 不过今年的这个五运六气,也使得四九天并没有多冷,别说冰了,雪都没看着一片。 陆九坐诊到中午,刘梅精心准备了一碗腊八粥,专程送到医馆里,叮嘱陆九趁热喝。 腊八节吃腊八粥,这算是陆九儿时比较深刻的记忆。 刘梅每年都会在这个时候准备腊八粥,也就陆九在外面上大学的这几年,没怎么喝到。 一碗粥下肚,胃里暖暖的,贼舒服。 陆九接着打开饭盒,刚干了一口饭,他忽然想到了一句话。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气补不如神补。 这句话几乎是直指如何保持健康的核心。 药物虽然好,但食物的作用对人来说更大。 甚至于,做好了食补,很多病其实完全可以不吃药。 同理,食补不如气补也是如此,气补实际上就是运动。 道家讲炼精化气,其实一点都不玄幻。 精是什么? 水谷精微! 是你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的气血,精血同源嘛。 炼精化气就是在运动中,将气血转化为力量,这股力量不是肌rou的力量。 是正气。 人体有四大气,分别是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元气也就是先天之气,由先天精气运化而生,是身体各个功能活动的原动力,它自下而上运行,步散胸中,存于肾,当然,元气也不是源源不断的,必须通过脾胃运化和水谷精微的养育才能持续产生。 宗气则是后天之气,由脾胃运化产生的水谷精气与自然界的清气相结合后聚积在脐下丹田,它自上而下分布,存于肺。 营气是行于经脉之中的气,能化生成血液,存于脉,可推动血液运转。 卫气则是行于经脉之外的气,遍布全身,外达皮肤,内至五脏六腑,主要作用是抵御外邪。 这四大气组合起来,便是我们常说的正气。 陆九在给患者辨证的时候,总说一个词,叫作正气不足,实际上就是患者四大气出了问题。 像卫气,它就相当于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火墙,只要是得了感冒,百分百是卫气没能把病邪抵挡在皮肤之外。 还有营气。 《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篇中就有提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这说的就是中焦合在胃中,在上焦之后,中焦接受水谷,经过消化,去糟粕,受津液,向上传注于肺中,然后化生成血液,以养人体,没有什么东西比它更宝贵了,所以能独行于经脉之中,叫作营气。 营气就相当于是气的营养,能化生为血液,可与血液分开,但不能相离。 营气一弱,血就会弱,很多患者血虚,从某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