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七书之却月_下卷 三十五章 匈奴鸿门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下卷 三十五章 匈奴鸿门宴 (第4/4页)

郭旭速战速决,小俏恨不得站起来鼓掌叫好。他能打不稀奇,关键是不知道他跟谁学会了鸡鸣狗盗这个文词儿。想了想。觉得应该是刘义真这样骂过,被丈夫收藏了。

    赫连璝尴尬地笑了笑。招呼人把昏倒在地的摔跤手抬出去。要是这件事发生在父亲面前,这个倒霉的摔跤手一定会在昏迷中掉了脑袋!

    烤牛rou、烤羊rou、烤鱼、奶皮、乳酪、羊骨汤。菜过五味,赫连璝打了个手势,有个匈奴人走到帐外拍拍手,带进来几个盛装的匈奴青年男子,在羌笛、埙和琵琶伴奏下,他们跳起舞来。既是须眉,舞姿自然不可用曼妙形容,只能说是刚健雄浑,多做驰马砍劈状。舞蹈开始后,一个面目清秀的匈奴军官站起来,用汉话唱了一首歌:

    “莫道长安铁,

    北来健儿烈。

    万马踏雷霆,

    百炼舞冰雪。”

    唱到这,舞者一起跺脚,铿锵以和之。

    “匈奴有往事,

    白登四海知。

    汉高也束手,

    赫连天之子。”

    唱罢舞罢,歌者斯斯文文地向郭旭敬酒。赫连璝说郭将军是不是也可以和一首啊。

    郭旭暗暗感谢小俏陪来,否则刚才武戏虽胜一出,此时的文戏必然丢人。匈奴歌者唱的那些歌词,他大致能听出是在示威,但到底机关何在,根本听不明白,只有看小俏如何应付了。

    小俏微微一笑,起身向赫连璝行礼:

    “拙夫是粗人,做歌必然不及这位先生。不如就让他舞剑,小女子来做歌!”

    匈奴歌者用了西汉初年匈奴人在白登上围困刘邦的典故,把匈奴骑兵说得天下无敌,还利用赫连在匈奴语里就是天的意思,暗示他们要夺取天下。她已经打定主意,不能硬碰硬。如果她愿意,可以拿卫青、霍去病犁庭扫xue来回应他们。可是一来显得小气,二来女子做豪壮词,毕竟气势不足,不如就以婉约胜之。乃附耳告诉郭旭,要他舞得尽量慢点,越持重越好。郭旭乐得慢下来,因为马奶酒的后劲已经上来,他不可能迅如闪电了。要来匈奴人的一把弯刀,沉沉缓缓地挥舞起来。

    小俏要来匈奴人的琵琶,顺便把门外的匈奴青年都叫进来听。他们没有赫连璝的命令不敢迈进大帐一步,但看到一个汉人女子要唱歌,都招呼着涌过来,须臾把大帐围了好几重。小俏试了试琵琶,找了个江南小调的音,信手拨弦,柔婉地唱起来:

    “贺兰山如画屏,

    匈奴女儿泪雨倾。

    单于不知黎民苦,

    往往南向兴刀兵。

    我父埋骨长城下,

    我兄断头金鸡岭,

    去年情郎入关中,

    阵亡册上留姓名。

    南土虽好不可居,

    何如草原百万顷。

    百战富贵随王侯,

    万死疮痍留百姓。

    天设贺兰为疆界,

    胡汉本可不相凌。

    劝君不舞弯刀雪,

    珍惜草原儿女情!”

    唱到此处,琵琶幽咽,声音低回,一阵轮指后,轻轻收尾:

    “贺兰山如画屏,

    匈奴女儿泪雨倾”

    歌声琴声都消歇后,帐篷里一片岑寂,所有杀气、戾气、凶气都被这如泣如诉的一首歌抚平。须臾,帐篷外的匈奴人哭成一片,帐篷内的贵族和将领们虽然被歌词指斥,但也被歌中悲情所催动,纷纷掩面落泪。郭旭停止动作,看了一眼手里的弯刀,长叹一口气:

    “这么多铁,何不用来打造锄头,非要铸这么多兵器!这是喝人血的东西啊!”

    说完向地上猛力一砍,生生将弯刀砍断。

    帐里帐外的匈奴人见他如此神力,不由得连声喝彩。

    赫连璝内心翻卷着不可遏制的失败感。他本想展示大夏的威风,杀掉郭旭的锐气,让后者带着挫败感回到长安城里去,再把这种挫败感传染给他的上司、同僚和部下。谁知被挫败的竟是他们一营的匈奴勇士。他忍不住地想就此翻脸,将这对汉人夫妇就地砍死,但这只能让敌人更加同仇敌忾,而帐篷外的这些匈奴子弟,也不会答应他干这种毫无荣誉感的勾当。

    无所谓,酒场上被击败算个鸟!战场上的胜负才是要害所在。

    长安大势无可逆转,就让南蛮子享受一下最后一点胜利的渣滓吧。

    只可惜这样一员战将,要玉石俱焚,不能为我所用啦。

    想到这起身向郭旭敬酒:

    “今日结识郭将军,赫连璝三生有幸。将军夫妇都是人杰,理应识时务,懂得择木而栖。多余的话不说了,我的心思,郭将军懂,希望回到长安,向义真刺史建言:与其两军鏖战流血,不如贵军让出长安,全师退到江东,大夏保证不会有一兵一卒的阻拦,而且还会有厚礼相赠!大晋在这里损失的土地,可以从鲜卑人哪里打回来,倘若宋公出师攻魏,大夏一定出兵呼应!”

    郭旭听完,微微一笑,说将军美意我们心领了。不过我劝将军不必抱有幻想,长安是我北府兵拿人头换来的,若拱手送人,阵亡将士不答应,朝野上下也不答应。你我今天有幸喝酒,也算前生有缘。若要真正化敌为友,只有你们撤兵,否则两军交锋之日,也就是缘尽之时。郭旭只有奋力搏杀,别无所想!

    至此主客已经无话可说,赫连璝罢席送客,一群人把郭旭夫妇送到营门口。待郭旭上马、小俏登车后,赫连璝一招手,一个匈奴小校送来一个长长的木头盒子,要郭旭务必亲手交给刘义真。

    夫妇俩在先前那个匈奴使者陪同下回到长安。

    陈嵩兄弟几个一直在城头上眺望,看见郭旭夫妇全身而退,莫不欣喜若狂。两口子见到刘义真和傅弘之,原原本本禀告一番,大家都竖起大拇指,赞叹两人不辱使命,给大晋朝涨了威风。

    赫连璝的礼盒,大家迟迟不敢打开,生怕里面会有害人的机关,最后还是郭旭亲手打开。

    无惊无险。

    东西不但不贵重,简直太寒酸,刘义真几乎觉得赫连璝在玩恶作剧。

    一根瘦骨嶙峋的木柴!

    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这是什么花样。

    突然傅弘之大叫一声:

    坏了!(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