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逼迫(上) (第2/2页)
往似有所不同,态度好像不那么客气,很突然地召见,而且也没有派豪华的车和轿接。 不过,自己也有“外交专轿”,不来接倒也无所谓。我跟张英打声招呼,告诉她我去宫中有些事情,便叫起两个轿夫就上路了。 不过让我心里稍感平衡的是,到达紫禁城时,董寺卿已等在门前,亲自带路向里面走去。 寒暄之时,我发现走的路有点熟悉,是以前走过的,不过不是去鸿胪寺。 不过,我也没向他打听到底去哪里,反正到地方就知道了。 但还没等到地方,我就意识到要去哪里了:“董大人,我们这可是要去御书房,见皇上陛下?” 他只回答了两个字:“正是。”至于什么事,他多一个字也不肯再说。当然,可能他也不知道。 这个御书房,曾是政变夜激战之处,众多锦衣卫高手包括丘副指挥使都死于其处,屋子也遭到严重破坏。现在,仍能看到室外墙上有许多弹孔,房顶的琉璃瓦也看得出许多处更换的痕迹。这皇帝老儿却又选在这里来会见我,这不是摆明了提醒我们给造成的损失么。 进得书房,我不禁吃了一惊,除了皇上,戴力也在这里,还有应天府的仇知府。 看来,可能还是为汽车肇事的事,只是没想到规格提了这么多,居然惊动了皇上和权势正盛的戴力。 我走过去,躬身行了个礼,说:“今日没想到是陛下召见,在下和谐国使臣晨某,深感荣幸,给陛下行礼了!还有戴大人仇大人,这里一并有礼了。”
“晨使臣不必多礼,请坐,来人,上茶!”皇上态度倒颇为客气,不过我一看他指给我坐的椅子,便心中不禁苦笑一声,那是把红木椅子,只不过是个“残疾”,一边的扶手好像被什么东西砸断,椅背上赫然有三个弹孔。 我恍然意识到,这椅子扶手,大概是屋内锦衣卫从梁上窜出屋顶时,掉下的瓦所砸,而弹孔,当然是从我们那边射出的流弹所击。 “晨使臣将就坐一下吧,贵邦所赔偿之银,朕也是先用于抚恤阵亡将士,所以这里还有许多地方尚未修补完工。”皇上轻描淡写地说,不经意地自夸了下爱民克己的情怀,又敲打了我一下:要记住给他们造成的损失。 我也只好言不由衷地说:“陛下将臣民放在前边,这胸怀实在让人敬佩。不知今日召见本使,有何事宜商谈?” 他看着我,很郑重地说:“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对你们和谐国来说,应是很轻松就能办到的事:朕要求你们赔偿银两物资等日期再提前,在两个月内结束。这样,两邦的正常关系才能维持下去。” 老实说,皇上这些话还是很出乎我的意料。 当时在和董寺卿谈判时,达成的协议是所赔偿的银物将分期分批给付,一年内全部交割完。 关于这一点,虽是由我方先提出的,但谈判时并没有什么争议,显然董寺卿(自然也包括他后面的皇上)为首的谈判一方认为,如此的巨款巨额物资,没有哪个国度能一次性地全部给付完。况且在他们眼中,我们又是个“番邦小国”,虽然富有,但也肯定须时日来征集筹备运输。 现在,皇上却忽然将时间从一年压缩到两个月,这实在有点过分。 但我当然知道,这对我们其实根本不算什么难事,因为我们的银子物资并非从国内百姓身上收刮得来,其实是空手套白狼,不需一点成本,动动键盘鼠标就完了。 其实当初他们要是坚持一次性付清,我们也肯定会答应并办到,因为旅游业务可等不起。但他们可能根本就没想过这样支付,大概从自己的经验感到,筹到这样规模的钱物,用一年时间已经是够快的了。 我当然也清楚地知道,虽然不费力就能办到,但也决不能马上应承,鼓励他们这种出尔反尔的逼迫行为。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