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的人生模拟器_第162章 我的野蛮女友带出来的野蛮风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2章 我的野蛮女友带出来的野蛮风潮 (第4/4页)

要是进去,我若大红起来,岂不是也有机会接到春晚邀请??那几乎是最高荣誉了啊。”

    第一届春晚是82年冬至83年初才开始举办的,可到了现在,依旧成为了内娱的超级大标杆了。

    陈虹就算早就在港买了房子,发财效率也崛起了,但她毕竟是从小在内地长大,也没有变更去拿港岛身份证,对于某方面的荣耀还是很期待的。

    赵东淮笑着点头,“要是真给你发约,你今年可以试试单唱那首。”

    阿虹毕竟从小就是学校里的文艺骨干,这个位面还是从1984年4月就来港岛接受各种正规培训,除了练演技也包括磨练唱功。

    她是没有太强悍天赋成为实力天后,但当一个八十年代及格的流行歌手,不难。

    不止野蛮主题曲“ibelieve”可以唱,就是童话、勇气等等,她都可以唱的啊。

    说到这里,赵东淮笑着起身,“好了,我该去拍戏了,永不妥协拍到现在,都拍了一大半了,争取早日杀青,蹭个暑期档。”

    陈虹顿时跑来挽住赵导手臂,眨了眨大眼睛,“老板,有我跑龙套的机会么?”

    你这都大明星了,靠着爆红了,还要蹭龙套??

    想了想,赵东淮又打开办公桌抽屉,拿出了一个本子,这是,原本1992由马特·达蒙构思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写的是一个天才少年成长的故事。

    这是励志教育类题材,后来逐渐被运作成电影项目,在1997年拍摄完成,拿了和戛纳国际电影节同档次的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

    金熊奖是和戛纳金棕榈一个档次的。

    然后是北美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影帝提名、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提名等等。

    这是一串提名,真正获奖的是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杯,最佳原创剧本奖杯。

    不止在奖项上刷下来大把的荣誉,它的票房也不错,一千万美刀制作成本,全球两亿两千万美刀票房。

    属于刷奖和荣誉一样强悍的优质项目。

    主题?一个天才问题少年,在大学当清洁工,却有着惊人的数学天赋,一群名校大学生都解不出来的数学题,他能轻松搞定。

    然后在教授、心理医生、好朋友的帮助下,打开心扉,消除人际隔阂,找回了自我价值和爱情等等。

    教育励志片嘛。

    “这个本子你拿回去,你可以试试演大女主,若演技不行,会换巩莉,或者章敏、阿珍她们上,反正谁到时候演技合格,谁上这个天才问题少女。”

    “如果你们演技都不行,那就换天才问题少年来……”

    心灵捕手这个剧本,来个女版天才可以,来男版天才也一样,选择性很多很多。

    设定无非是叛逆不羁、打架滋事,甚至可能被关进少管所的天才少年或少女嘛,女版配女教授,男版配男教授。

    到底拍哪一版,暂时未定,赵东淮自己会不会执导,也未定,毕竟片子虽然不错,奖项和票房、录像带利润超大,但这没有那种现实联动项目。

    没有现实联动计划,以他目前的身份其实都有点懒得拍这种大片。

    陈虹激动了,“我和珍姐、敏姐她们竞争?哇,那老板你可不能太偏心,要不你把对珍姐她们的特别关照,也分一些给我??”

    “阿珍和敏姐可是经常有走后门机会的……”

    母庸置疑,赵东淮点的几个女孩子名字里,巩莉的演技目前吊打她们几个,但这是单纯演技问题么?两年多的日常、进组学习,巩莉演技已经展露巩皇苗头了。

    但这并不是单纯演技问题。

    六月了,去年亚洲戏剧学院第一期新生,都也渡过了一个完整学年了,今年6月亚戏该招募新生了吧??

    鬼知道里面都有多少凶悍新人杀出来,会弯道超车。

    赵东淮无语,“……”

    沉默几十秒,他才开口,“这部电影还处于计划中,暑期档大片太多了,不急着搞,你好好准备就行。”

    这个暑期档,从到,还有,,,就是都可以蹭上暑期档的。

    只能说这个暑期档的影迷们太幸福了,有各式各样的片子可以选择,这还只是赵氏影业的项目……

    程龙的,都是4月中旬就开始建组筹备了!

    还有吴白鸽的,那也是从4月初就开始筹拍的,搞到暑期档上映不难。

    幸亏目前赵氏院线都是六厅模式了,能同时供应六部大片,不然这一个暑期档根本播不完。

    而这电影只要演技过关,拍起来就快了,最关键就是主角和一个心理医生的对手戏,全片八次心理咨询,八次不同反应表演,堪称心理医生攻克叛逆问题少年心扉的教科书式演技。

    心理医生的戏份,一点不比教授、主角好友的戏份少,还很精彩。

    这都是要讲演技的!

    否则也不会提名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奥斯卡影帝、最佳导演、最佳影片等等了。

    像是一样考验演员演技,没什么大特技场面,大爆炸,难熬的动作戏等等,费时间,同样也没什么特效含量。

    当然,赵氏影业特效组,可一直没闲着。

    去年搞完特效时,赵东淮就让特效团队分出一大队人,给他们那一队定了终极目标,搞更多的恐龙模型,从迅勐龙到霸王龙、腕龙、三角龙、翼龙等等,都要搞起来。

    模型加电脑特效,不指望短时间把那些做的更逼真,但用几年时间慢慢熬技术,什么时候大荧幕达标了,才算是完成任务。

    原本好来坞都是90年代才有这种技术。

    这个位面,赵东淮1984年拍初接触,1985年搞完超体到现在,特效基地那一队人也又磨练了一年多了。

    若用现在的技术去重现去年大荧幕上的恐龙镜头,一多年累积,只会做的更好更优质。

    当然,按现在的进度,还是要慢慢继续熬。

    又和阿虹略深入交流一会,让她好好回去攒演技,赵导才轻松出发前去了剧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