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文_第443章一锅端了(5) (第1/2页)
晚宴后,谢总和漂亮的秘书程小姐回房休息。请大家搜索。同时,让省委组织部迅速同中央组织部联系,确定李强省长的讣告。 因为是中央管干部,讣告是得经过中央组织部审议的。这也是中国的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干部去世了,讣告上怎么写,怎么定性,并不是家属说了算,而是组织上说了算。 李强省长是在任上去世的,这很少见。一个在任的正省级干部去世,怎么定性,就更显得重要了。毕竟就这一回了,最后一次的组织鉴定,虽然不是给李强省长看的,只是给活着的人看。正因为是给活着的人看,就更加地马虎不得了。 会议结束后,慕容轩又叮嘱省府办公厅的田明秘书长,让他安排好李省长亲属。同时,在明天上午,他将陪李静宜书记一道,去看望一下。“特别是李强省长的夫人和孩子,一定要注意他们的情绪。这个时候,他们是最需要关怀的了。” “我已经安排了省府办公厅的一些女同志过去陪她们,请慕容书记放心。”田明说着匆匆地走了。 小钟跑过来问慕容书记,是不是回家?车子就停在办公楼下。慕容轩点点头,向车子走去。可是就是上车时,又停下来,对小钟道:“你先回去吧,我一个人走走。” “这……”小钟迟疑了下,还是没说话。 慕容轩慢慢地走出省委大院,初春夜晚的气息,一下子像一团雾样,笼罩了上来。这雾如同小猫的爪子,轻轻地挠着,让人的心开始飘忽。这时候,他好像感到后面有脚步声,一回头,却没有。只有路灯的光和渐渐安静下来的城市。 但是,刚走了几步,脚步声又响起来了。这回慕容轩没再回头,他心里知道了。这脚步声不是别的,而是发自他自己。如果说要找出对应的话,那就是李强省长的。早些年,慕容轩的父亲刚去世时,有好多次,他一个人走着走着的时候,就听见莫名的脚步声。那是他熟悉的,就是父亲的中规中矩的脚步。现在,这脚步声细一听,其实也就是李强省长的,风风火火的,一直往前。而且,他似乎能看见李强省长满脸的红光,还有浓密的胡子,和一口地道的西江话…… 算起来,李强到岭南也快七年了。两年前,岭南官场发生大地震后,书记高放被调到中央宣传部任副部长,李强省长没能坐上书记的宝座。 李静宜当时就从国家发改委主任的任上调到岭南任书记,李强继续当他的岭南省省长。 时光真快啊!一晃又是三年,而李强同志却…… 这三年内,慕容轩渐渐地认识了李强这个人。 李强一直在基层工作,先是县市区的农技员,后来干副乡长,再干到乡书记,然后是副市长,再是市长,书记,最后干到岭南省委副省长,副书记,省长。 李强所走的这条路,其实就是中国官场最复杂也最艰难的一条路,一步不拉,循序渐进。 不像有些人,直接空降,从北京,或者是部里,一下来就是副部,至少也是个正厅。 李强所走的路,某种程度上跟慕容轩所走的路差不多。 只不过,慕容轩是在开发区里完成了从小秘书到处长的历程而已。 正因为有这样一步一步往上走的经历,李强有时候就和慕容轩有一些共同的话题。 刚来岭南时,李强经常是红着脸,在常委会上发牢sao。发着发着,也就平静了。后两年,他几乎很少再发脾气。即使偶尔有一两次,也都是为了工作。 李静宜对李强,隐隐地有一些不太瞧得起。李强是土八路,而李静宜是科班出身,官宦子弟。 在很多原则性的问题上,李强更多的时候,是有些独立且霸道的。 特别是这两年来,政府常务会议,简直就成了李强的一言堂。 有一次,慕容轩和李强谈心,私下里就问李强为什么要这样。 李强一笑,说:“我能不这样?现在的政府,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