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6章 入寇诏安 (第2/3页)
宗宪还是苏大任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不好,他们来的方向是铜山水寨的方向。” 茅宗宪忽然想到了什么,再次说道。 听到这里,苏大任再次脸色大变。 这么说他们的后路被截断了! 而且说不定铜山水寨都被他们趁机给攻占了! 好一个连环计! 茅宗宪和苏大任都感觉大事不妙,今天的事情绝对是敌人蓄谋已久的一件阴谋。 “我们还是快撤吧,将这里的情况报告给巡抚大人。” 苏大任说道。 “撤!都快给我撤!” 茅宗宪想都不想地点头同意道。 接到两人的命令后,其他早已惊慌不已的船只纷纷开始四处逃窜。 当然,铜山水寨是不能回的,不然会正好撞到那三艘红夷战船。 于是一帮人纷纷向北狼狈逃窜。 ***** ***** 吕岩拿着千里镜,看着远方的在明军船队中奋勇拼杀的“圣三位一体号”却是皱起了眉头。 因为它的船身上竟然有几处着起了火苗。 他已经一再高估了明朝火攻的厉害,没想到打起来竟然还是有些狼狈。 看起来明军的火攻战术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看来大局已定了。” 贾诩一脸微笑地说道。 铜山水寨地处要冲,如果不击败铜山水寨的水军,吕岩实在是无法安心进行他的入寇大业。 但是铜山水寨依山而建,即使用红夷大炮想要攻下也要耗费大量的弹药。 这对他来说有些得不偿失。 于是他就和贾诩商量,先用两艘船将铜山水寨的明军主力诱出来,然后将他们歼敌于海上。 至少不应该再让他们回到铜山水寨,威胁到他的入寇大业。 于是才有了邓子龙等人的诱敌出击。 吕岩说道,“船体太大,有利也有弊,至少那些火箭非常容易命中。看来我们需要加一些小船了。” 贾诩笑着点了点头。 一支真正的舰队绝对不是只有战列舰的,那些小船各有各的用处。 两支舰队汇合后,邓子龙顾不得追击明军,连忙命令人们灭火。 很快船体上的火焰就被熄灭了,虽然船体有些难看,上面布满黑色的疤痕。 但是对于战斗力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只需要稍加修缮之后就会再次焕然一新。 当然,那些落水的明军也是必须救的。 很快,一个个明军士兵就被捞了起来。 对于如何处理这些明军,吕岩感到非常头疼。 杀也不是,放也不是,最后只能先看管起来,等回程的时候将他们运回台湾,怎么说也是一个好劳力。 于是接下来,吕岩再次派人清理了一遍铜山水寨外的明军战船,确定他们没有任何威胁后,吕岩终于开始了他轰轰烈烈的入寇大业。 两千余名士兵入寇诏安,其声势之浩大一时之间轰动了整个福建。 自倭寇被剿灭以来,还从来没有如此大规模的海寇入侵行动。 诏安县令周立自知不敌,于是飞马向上级求援。 福建巡抚商周祚得知后,当即是又惊又怒。 他知道这伙海贼的来历绝对不一般,他们是来自辽东的精锐。 而且不久前,他们除了进攻彭湖水寨,还大破铜山水寨的明军。 一般的军队恐怕不是他们的对手,于是他一方面派人责问吕岩,询问他为什么背叛朝廷。 另一方面他传令镇南路参将俞咨皋,命令调集大军,前去会剿吕岩。 说起这个俞咨皋,可不是一般人。 他是名将俞大猷的儿子,而他的军队是完全以俞家军的老底子建成的部队。 当年这支部队和戚继光的戚家军一起大破倭寇,打出了“俞龙戚虎,杀人如土”的赫赫威名。 因此在商周祚看来,整个福建能够和这支辽东精锐抗衡的,大概只有这支拥有战绩彪炳的部队了。 接到商周祚的命令后,俞咨皋却是面色沉重。 他虽然从来没有和辽东边军交过手,但是他也听说过辽东边军的赫赫威名。 和承平已久的内地相比,辽东几乎年年都在打仗,想不精锐都不行。 虽说最近辽东边军连战连败,但是广宁之战可是几乎将全国的精锐都调了过去,即使如此,还是大败。 反观这支军队,却是来自唯一一支在女真人身上大胜过的东江军,这怎能让俞咨皋不重视。 将几份关于东江军的邸报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俞咨皋陷入了深思。 “来人啊,将田浩和牛毅叫过来。” 俞咨皋说道。 很快就有人将他的这两个家丁叫了过来。 “你们两个都是诏安人吧?” 俞咨皋没有和他们废话,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 “没错,小的正是诏安人。” 田浩和牛毅连忙答道。 “我命你们回去诏安,打探一下那些海寇的消息,看看他们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精锐。探得消息后立刻来报,不得有误。” 俞咨皋说道。 “遵命,大人。” 这两名家丁互相看了一眼后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如果那些人是真正的辽东精锐,他就必须慎重地对待,至于打不打还要看事情的发展。 如果他们只是所谓的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