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终究还是赢了 (第3/4页)
这就是银魅计划的优势,在德国机床工业的二线企业中寻找到最容易并购的目标。 鲁博士搜集了很多欧洲企业家及其家庭成员在社交网络上的大量信息,根据设计好的参数模型分析,得出这两个家族企业的并购难度最低。 事实也确实如此。 徐腾亲自致电罗芬希纳公司的董事长,通过视频电话的方式谈了半个小时,就将大致的并购案确定下来,海默森-罗芬希纳董事长是家族的第四代,在他的任上,罗芬希纳成为德国十大机床企业之一,但他的两名子女却完全无意经营家族企业。 他的女儿在巴黎生活,担任一家左翼报纸的主编,他的儿子则对投资生物制药更感兴趣,自己在慕尼黑创立了一家罗芬希纳生物技术公司。 当徐腾告诉海默森-罗芬希纳,他会偕同家人过来拜访,顺便考察一下德国机床工业的情况时,罗芬希纳董事长非常高兴,他将儿子和女儿两家人都喊回了英戈尔施塔特这座小城。 生活就是这样,有的地方是幸福的,有的地方是不幸的。 在电话里,徐腾听海默森-罗芬希纳董事长说他的家庭,说他的儿女是如何优秀时,同时也听到另一句,他已经两年没有见过自己的女儿……在那一个瞬间,徐腾感觉到的是一个老年人的凄凉。 西方人啊。 春节将至,徐腾在这一刻忽然意识到,春节是中国文化中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迎接徐腾一家是一种神奇的事。 当车队抵达罗芬希纳家的郊外别墅时,徐腾就看到这个大家庭的一家人,大概有九个人,站在门口排列整齐的欢迎着他的到来。 海默森-罗芬希纳夫妇,还有他们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三个十多岁的青少年。 徐腾是自己开车来到此地,下车和对方打个招呼,随即就为孩子们打开车门,将她们都拽出来,听话点。 虽然是家庭性质的聚会,华腾公司的安保团队还是要检查周边的情况,十多名安保人员和4辆宝马X5的阵容,让气氛稍微有点紧张。 徐腾必须来一次,在他的十年收购史上,罗芬希纳公司是最容易的一次,虽然是第一次接触,而且是通过视频电话这种方式,海默森-罗芬希纳先生也出乎徐腾预料的非常信任他。 在第一次通话的末尾,当海默森-罗芬希纳先生同意了徐腾的并购条件时,他问对方,罗芬希纳在德国机床业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谁。 海默森-罗芬希纳先生不假思索的说,毫无疑问是卡斯托公司。 然后,徐腾告诉他,收购对方,你可以完全做主,价格由你说了算,因为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华腾精工集团在德国的第一位高级合伙人。 今天,海默森-罗芬希纳这位老先生就是华腾精工集团在欧洲区的高级副董事长,对于一位七十岁的老人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半退休荣誉职务。 当华腾公司在幕后推动瑞士宝美并购米克朗、斯特拉格时,海默森-罗芬希纳先生也被徐腾委任为全权谈判代表,他没有徐腾期盼的那么狠,没有实现控股瑞士MBS集团的最高目标,但还是保住了华腾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席位……这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在随后的四五年里,当徐腾如期完成对整个华腾精工集团的内部整合时,他就会进一步并购MBS集团。 当然,整合华腾精工集团这个外强中干的史上第一杂乱的杂牌军,绝对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海默森-罗芬希纳的女儿是法国一家左翼偏社会党的报社主编,在两家人享用德国南方人的午餐时,一直有意和徐腾询问一些社会性和国际性的话题,包括对法国现任右翼政府和总统萨科齐的意见。 对方父亲好不容易才让她回家相聚,徐腾也不好意思拒绝回答这些问题,大致说了几句就主动询问马库斯-罗芬希纳,关于他的那家罗芬希纳生物技术公司的经营情况。 谈及生意,老罗芬希纳、小罗芬希纳和徐腾就有共同的语言。 大致上,徐腾赞同马库斯-罗芬希纳的观点,德国的劳动力紧缺,特别是中低端劳动力紧缺对机床、汽车产业是不利的,高科技人才供应较为宽裕,金融、生物技术、软件、通信产业仍然大有可为。 “这就为什么,我们在华腾精工集团的产能调整上,要逐渐将制造部分转移到中国的原因,德国、意大利、瑞典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你们越来越缺乏年轻的技术工人。德国的情况还好,法国和意大利的情况简直是无法忍受,我真的无法相信,意大利的青年宁可失业,领域救济金也不去工厂工作……!”徐腾只是要和罗芬希纳父子感慨一下,话却没有说完。
“因为他们不愿意被剥削,这是一种无声的抗议,资本家和企业没有将他们视作企业的成员。”桑德拉-罗芬希纳,老罗芬希纳董事长的女儿,有点惊讶的试图纠正徐腾的观点。 这一刻。 徐腾明白了,为什么罗芬希纳董事长两年见不到女儿,这是一个白左神经病,欧盟调教出来的神经病,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居然这么幼稚。 “我认为他们只是懒和没有责任心,我的想法和你的想法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别,我们努力工作不是为了自己享受人生人权,我们为了家庭,为了父母,为了妻子,为了孩子们努力工作。日本、韩国、中国,我们都是这样的文化特征,家庭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元素,我们愿意做任何事,让家庭过的更好。”徐腾终于有点不高兴了,他非常清楚西方文化的特征和尿点,他用最精巧的方式和角度反击,总是能让这些西方媒体和记者无话可说。 “人权确实很重要,但是家庭更重要。欧洲人总以为可以将这些至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既要人权,也要家庭,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这么好的事,你必须做出选择,家庭更重要,还是人权更重要。” “不要在这些事上争辩。”徐腾自己说完了,却不准桑德拉-罗芬希纳和他争辩,“我和你父亲的企业,目前最重要的竞争对手就在日本、韩国和中国,以及台湾,所以,我很抱歉,我们恐怕不能按照你的观点去经营企业,那会让我们破产的。” 桑德拉-罗芬希纳不说了,不高兴,但她是四十岁的女人了,有丈夫,有孩子,她至少知道今天是父母很开心的日子,能将The-ShunFamliy请到家里做客,这确实是罗芬希纳家族历史上最荣幸的一件事。 华银财团在欧洲收购的四家机床企业,普瑞玛是第二梯队中的落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