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七章 贪小便宜吃大亏 (第2/3页)
“你收购沃尔沃有5年时间了,除了最初2o亿美元的投入,后面也累计投了14亿美元用于弥补亏损和新车型的开,我看了你的财报数据,基本只能算是薄利,算上融资成本,恐怕就有点亏了。”徐腾确实是柿子捡软的捏,这一次真是替长安集团做收购服务,如果有可能,也会一同参与投资,“长安的朱总,你也是比较熟的,人不错,反正是国家的钱,他不会和你算的太细致,不会让你们吃亏。” “理事长,您这个事可真是不应该啊,大家都是私企,您应该帮我们啊。”丁总忍不住要埋怨一句,虽然心知肚明,知道这话说了也是白说。 华银财团哪一天算是私企?从一开始就是从省到中央的重点扶持对象,在国内,那比央企都鸭霸。 这么多年了,华银财团和宝利的合作一直就是不平等条约,在零配件体系上,宝利一直是尽量采用中腾集团的配件,换取华银财团在融资上的优惠。 林董事长这些年仔细想想,其实这个融资服务都是坑杀,当初还不如答应中信和汇丰银行的融资条款呢,现在是两边都被套住了,金融服务必须采用华银财团的,零配件体系也不是说换就能换的。 宝利以前有自己的动机研究部门,虽说不成气候,好歹是有产品和科研实力,后来一直采用华腾汽车的动机,慢慢也就荒废了自己的部门,直到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才重新有了V8级别汽油动机的研团队——当然,成本也太高了。 前两年实在是有点扛不住了,宝利就将这个部门和团队又出售给华腾汽车公司抵消部分债务,价钱还相当的便宜。 现在都说徐腾是中国的经营之神,林董事长算是最深有体会的人……他就这么说吧,和徐腾合伙做生意,你就真的必须非常小心,因为到处都是坑,除非是央企、大型国企,或者是完全跟着华银财团做配套的私企,否则还是离华银财团越远越好。 几年前,至少在2oo8年的那会儿,林董事长还没有这种觉悟,那时,华银财团国际投资部门的唐海玲,登门拜访林董事长,提议为宝利集团提供融资和并购服务,帮助宝利收购沃尔沃轿车业务……几个月后,全部搞定。 自此,宝利就患了一种病,越来越完全依赖华银财团,新车型的开是由华腾汽车的英国罗孚汽车技术中心提供全套服务,主要零配件、内饰、车桥、车载电子系统依赖中腾集团,动机、底盘依赖华腾汽车和宝马、福特合资的宝福华汽车技术股份公司。 甚至连宝利的汽车广告营销业务,也是华银财团的神州传媒集团负责,在海外由神州传媒集团的国际合作方pp集团负责。 这两年,林董事长终于感觉有点不妙了,因为他在和华银财团的合作中确实省了不少钱,但要仔细一算,最后还都是给了华银财团的金融业。 他更没想到报应来的这么快,贪小便宜吃大亏啊! 这一刻,这位林董事长内心真是非常逼厌的,他真觉得自己一直都很珍惜与华银财团的合作,但没想到,在华银财团的眼里,他的价值还是远远不能和央企相提并论。 这一刻,林董事长甚至默默无声的拽拳望天,誓要让华银财团知道自己的厉害。 “你也别想太多,这谈不上欺负,或者不欺负,有一点,丁总说的对,咱们都是私企。私企就只谈赚钱的事,豪华轿车确实很赚钱,但这个事实又能有多少,你们拿下沃尔沃轿车业务这么多年,对宝利有任何提升吗?”徐腾有一说一,反问对方。 “我们的沃尔沃轿车业务在国内卖的很不错啊,理事长,我们说实话,沃尔沃轿车毕竟是全球知名的豪华车品牌,绝对不是国产车能比拟,这是我们的黄金招牌,怎么可能转让呢?”丁总积极参与谈判,因为林董事长是老板,不能正面和徐腾这位华银财团的理事长正面较量,坏了交情就真麻烦了。 “别说这些没用的话,你骗我,还是骗你自己?我自己用心经营捷豹和路虎这么多年,客观说,对我自身的华腾品牌没有任何帮助。所以,我将这两个二三线的品牌卖了,直接换奥迪,专注国内的公务车市场。即使是奥迪,对华腾汽车有多大的帮助?我介入汽车行业比你们的晚,华腾汽车展的快,其实完全是靠我自身的号召力,一直以来,我们也是用高科技企业做汽车的姿态去做产品设计和营销,才能让华腾汽车快切入中端市场。” “咱们在这个行业都干了十几年,账都是一门清,外国资本持有的外国品牌才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你们持有的外国品牌叫做不洋不中,哪怕是纯粹在海外设计和生产,格调也就掉了下去。说到底,咱们的消费者崇洋媚外。我呢,情况比你们好一点。” “我2月份收购的奥迪,消息传到国内,奥迪在国内的销量不跌反涨,增幅过2o%,在海外的销量也涨了7%。这是我特有的优势,林董事长,咱们俩说真心话,您搞不到这个待遇,因为咱们的消费者就是这样,您改不了他们的想法。”徐腾的这番话算是说的很客气,很礼貌,但也说的很透彻了,宝利这边也犯不着嘴硬,事实就是宝利收购沃尔沃之后,不仅没有达到利用沃尔沃提高宝利形象和销量的目标,反而拖累了沃尔沃轿车在国内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形象。 在沃尔沃轿车的设计风格和定位上,宝利做为老板和资本控股方,与沃尔沃轿车公司内部的矛盾冲突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林董事长和宝利很努力,还是很难压住那帮瑞典人,徐腾也很客观的说,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收购,最大的挑战就是西方人的那种盎格鲁-撒克逊主义的文化优越心理。 收购目标是中小企业时,这种情况都还好,越是大企业和著名的企业,这种问题就越复杂。 华银财团在这方面算是压力比较小的,毕竟是众所公认的世界第一资本财团,老外不服也得服。 “我们这边有人提议完整的收购沃尔沃轿车、卡车和客车业务,在华银财团内部进行整体性的运作,我也考虑过,最终的答案是不这么做,特别是这段时间的谈判,我可以说,我们也压不住这帮人。”徐腾其实是很无奈的摊开手,没有继续说下去,让林董事长再考虑一段时间。 “理事长不愧是经营之神,我现在确实也是进退维谷,继续做下去,自己完全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迎来好日子,卖吧,又不甘心。”林董事长也只能是一声感慨,承认徐腾的判断和评价,他当初收购沃尔沃时的那些豪迈想法基本都泡汤了,一个也没实现。 有人说,他收购沃尔沃轿车,至少是拿到了很多技术……放屁,现在除了全球前十的国际车企巨头,其他有几家是正儿八经拥有完善汽车工业技术的,哪怕是一汽、上汽这些央企,也都是花钱聘请海外的汽车技术公司负责设计新平台。 具体的生产上,完全都是各种零配件凑一凑。 林董事长这么说吧,现在的国内真正有技术含量的研型车企,唯有华腾汽车公司一家,真正搞了全套的技术,而且是花了血本收购和日复一日的砸出来的。 他现在其实最大的想法是让沃尔沃轿车单独在国内上市,如果有央企要收购,那就按照股价来。 “这个生意确实不太好做,但我建议你将3/4的股份拿出来,长安集团拿一半,我和银瑞达财团也认购一部分,简单来说,我的策略就是将这个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